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行为习惯 > 正文

纵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真正的爱吗?

余红梅来源:原创

现在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要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条件,孩子就能成才。许多家长在教育上的投资大都显得慷慨:不惜重金购买钢琴,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不惜重金择校,不惜重金穿梭于特长班……“我没实现的人生目标要让孩子来实现”;在生活中,过生日、给压岁钱、孩子想要什么就有求必应……“如今生活富裕了,再不能让孩子像自己当年那样清苦了,我没得到的东西,要让孩子得到。”

溺爱2.jpg

为了一个“要让”,一个“再不能”,不少家长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在孩子身上花钱是“爱你没商量”。据调查,现在三口之家中,孩子的消费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消费方向。许多家长还认为,我这样做了,就是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了……其实这样是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物质享受、物欲追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以致他们的下一代挥金如土,过着奢侈腐化、声色犬马的生活。

2004年春节,6名仅有七八岁的孩子拿着上万元的压岁钱去酒楼摆阔。

南京市某重点中学一名初一学生大便时没有手纸,竟从皮夹里连续抽4张百元钞票,擦了屁股扔到地上,头也不回地走出厕所。

某中学生为摆阔,拿纸币当书签,其中不仅有百元大钞,甚至还有美元。

由于有了钱,不少学生大款在学校里“称王逞霸”。

由于有了钱,一些学生雇人写作业,做值日,帮其考试作弊,甚至打架。

由于有了钱,一些学生根本不愿读书,他们凑到一起,不谈学习,却交流着各自的花钱“经验”,少数人还斗富摆阔。

孩子们膨胀的钱罐和家长对孩子消费的不加限制,不予引导,为所欲为的娇惯宠爱也使孩子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畸形。

孩子挑吃拣穿,比玩具、比大方、不爱惜劳动成果,为所欲为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愈演愈烈的消费现象和父母对孩子那种无计划地、无节制地满足,给得太多,给得太随意,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忧。物质生活的丰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在这种诱惑面前家长该让孩子有什么样的成长轨迹?做家长的是否认真想过孩子的这种讲排场、攀比的心理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什么?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将来孩子成为“逆子”时,父母是否知道这是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