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部分孩子不爱上学,甚至厌学逃学,这是父母极为头痛的事,孩子为什么不爱上学?为什么要逃学?其实原因有很多。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在家里娇生惯养、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平日在家里要怎样就怎样,是家庭的中心人物。但到了学校,情况完全不同了。孩子会感到越来越强烈、难以忍受的紧张、不安、心理不平衡,这种紧张和不安使孩子不能看做快乐的地方,这是孩子逃学的原因之一。
孩子不爱上学有时还与同学不理睬自己、受同学欺负等原因有关,这种情况在那些入学前不懂得和同伴交往的孩子中特别容易发生。这种孩子往往不懂游戏、交往的规则,在交往中好任性、好粗野无理,因此很难为同学们所接受。不被同学接受必然产生焦虑感,而逃出校园正是削除焦虑感的一种方式。
一些没有很好掌握基本生活习惯,独立性不强,不能自己料理自己的孩子也常常受到同学的责难、嘲弄。这就使这类孩子与一般同学隔离开来,在学校中体会不到快乐。
学习不得法,学习成绩不好,常受老师批评等也是造成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
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原因:如孩子在性格上的神经质和心胸狭隘;父母对孩子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对有关学校的事关心太细等等;父母情绪不稳定,不成熟,表现出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信心不足;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气氛紧张、僵化、对立等等。
同龄的同学们都在上学,自己不上学不感到寂寞吗?不觉得没有归属感吗?
其实,逃学的孩子,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到了学校,他要忍受各种紧张和不安,如坐针毡熬过每天六节课;不去学校,看不到同龄的伙伴,与“世”隔绝,无法与人交往,同时还要受到家长的批评。
父母往往以为“这孩子天生不爱上学”,却没有洞察到孩子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个事件中应负的责任。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的种种看似不明显的失误,日积月累,最后集中表现在孩子的某一行为上。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无能为力往往又会转化为气急败坏,采用各种粗暴的手段来对付孩子。
这样,实际上就表现为教育的不一致,即娇惯子女严厉要求的矛盾。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不爱上学可能采取种种利诱的方式。如只要孩子上学,就许诺各种物质上的奖励,或允许孩子去做某些不合理的事情。
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是解决孩子逃学的根本途径,甚至还会引发其他不良的后果。
这里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杨达向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家长要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与孩子交谈,与孩子的老师及同学交谈,找出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
2、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由于交往不当,则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多和同学交往,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锻炼能力。如果是由于娇惯过度,家长则要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家长要尽量放手,尽管放心。如果是由于孩子性格的缘故,家长则要多和孩子进行平等的、真正亲密的沟通交流,让孩子改变封闭的、狭隘的性格。
3、创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气氛,让孩子保持舒畅的心情,养成遵守社会和集体规则的态度。
4、如果孩子还不爱上学,家长暂时不要理会。对于孩子一时高兴去上学的行为也可以采取不表扬的策略,让孩子感到上学对他来说是正常的,不是分外之事。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3)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