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从小学毕业,孩子便已“荣升”为正式的初中生了。这个角色的转变将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并对其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上初中了”是孩子人生中必经的一个转折,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地完成这个转折,适应初中生的生活和节奏,与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为其所做的行为和心理上的准备有直接关系。
小升初的新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适应集体生活、自控能力弱、依赖心理、不会学习等。具体表现为:
感觉自己被冷落。误解、惧怕老师,认为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
建议:在课堂上,有的孩子愿意回答问题,希望老师把所有的机会都给自己,一旦得不到满足,就认为老师不公平;也有的新生因老师要求严格而畏惧老师。家长应多创造孩子之间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欢笑和争吵中懂得团结、友爱、宽容、忍让,遇事多想想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家长还要教给孩子向别人求助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孩子遇到麻烦时能轻松应对。鼓励孩子主动亲近老师,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之,家长要客观理智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问题,必要时,积极与老师沟通,请老师悄悄地给予适当的关注。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专注的时间段很短,走神、做小动作或说话影响他人。这种毛病多数是习惯性的、因家教不严造成的;也有少数多动行为源于缺锌、缺钙,对此应区别对待。
建议: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效率,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对其一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父母可一点点延长孩子做某件事的时间,慢慢让其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递给他一个水果,或者在看书时间问寒问暖,这样做,无意中会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对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十分有害。
依赖性强。事事有父母想着、老师提醒,好像上学是别人的事情;缺乏相应的自觉性,做事不能坚持。
建议: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上学读书不仅是他的权利更是他的义务。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自觉的好习惯,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并鼓励他积极地去完成自己的计划。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经过努力。遇到困难,不可半途而废。在孩子确实遇到困难时,要给他以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对作业无从下手,时间观念模糊。有些孩子头脑中根本没有作业的概念,首先是没听清老师留了什么作业,其次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还有的孩子把玩放在首位,等到该睡觉了才想写作业;也有的孩子边玩边写,把本来半个小时的作业拖到两个小时才完成。
建议:给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让孩子把每天的作业记在上面,放学后及时给予提醒。孩子做作业有困难时,要积极地给予帮助,千万不要不理不睬地坐在那里看报纸、看电视、或不耐烦,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上课不听讲。人生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较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应从小开始。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合理分配时间,珍惜时间,明白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要懂得全神贯注、积极地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的职责,只有做完作业才能干其他事情。对有些散漫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实施“强制性”手段,即监督或陪伴孩子完成作业,以帮助孩子尽快养成独立学习习惯。
学科增加,学习能力跟不上,导致成绩滑坡,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建议:小升初是一个关键时期,学习任务突然突然增加了很多,孩子会觉得紧张、迷茫,特别是当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内容一起出现的时候,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具体表现为:沮丧、自卑、厌学,甚至叛逆。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家长在暑假期间就要帮孩子寻找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使孩子进入初中后轻松应对。
孩子由小学进入初中,由原来以玩乐为主,学习为辅的方式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非常重要,这就需要靠父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引导这些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顺利适应新学校的各方面的生活。
智择优教育专家杨达向您推荐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最佳的培训课程《扫描式记忆法》,两天时间帮助孩子在大脑中构建天才网络,是您送给孩子初中生活最好的礼物。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