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一回在饭店吃饭,隔壁桌一个4、5岁模样的男孩不好好吃饭,趁自己母亲不注意溜下座位,开始四处跑。不一会儿工夫,就跟另几个不认识孩子混熟了。几个“熊孩子”一起闹腾尖叫,门面不大的店堂里开了锅,周围吃饭的客人全都皱起了眉头。他的妈妈叫了孩子几次,终于忍无可忍。年轻母亲揪住孩子,提溜着按到位子上,咬牙低声警告:“你给我坐下,你敢再闹,小心我揍扁你!”
妈妈很愤怒,男孩很淡定。安静了3分钟,一瞥妈妈忙着聊天,男孩马上再次像鱼一样开溜了。循环。
我不禁低笑,为孩子的古灵精怪,为年轻妈妈的无可奈何。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他人,熟视无睹,比起她们,这位妈妈已经很有教养了。不过,她却是“拿砖拍自己”。
跟孩子打交道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
催促、唠叨、警告,大人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是你已经失控了,孩子在明白这一点后,就会失去对你的尊敬,对你的管教不以为然,甚至动不动就激怒你,再甚,他已经把激怒你当做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对他的行为举止很难再有所要求和控制。
如果孩子在失控的环境里长大,他的行为将慢慢会变得乖戾和不受约束。其后果,做父母都能想象。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起自己的自控能力,孩子将父母的理智和平静看在眼里,自然也能受到感染。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用威严的语气跟他说话,态度平静,动作稳定,声音坚定。
第1步:走到孩子面前,蹲下身,与孩子保持着同样的高度,眼睛平视他,让他首先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尊重,他也会在潜意识里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家长不用、也不该真的跟孩子愤怒。保持平静,更能维护做父母的威信。
第2步:稳定抓住他的手臂,或者搂抱着控制住他的身体。这个时候,孩子会很想跑开或者干脆转头不看你,沉稳而低声地对他说:“眼睛看着我,妈妈想跟你说话。”
第3步:平静地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明确地告诉他该怎么做“我要你坐在位子上,你不能吵别人,坐下玩你的玩具。”
一定不要给他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要跟他开辩论会,更无须进行拳击比赛。
如果孩子仍我行我素,你不妨加重语气,用上一些威严,用上一些警告。用威严的语气认真告诉孩子,如果不遵守你的要求,他将受到惩罚。当然,如果你是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我们得换一个讨论的话题了。
平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也需要认真对待,小编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学会倾听。这是人与人沟通的一步,不仅对身边的人,对孩子更是要如此。倾听,意味着你对孩子的尊重和关注。当孩子想跟你说什么的时候,不要随便插嘴,不要随意打断,不要乱作批评,下结论。听完了,听明白了,再理性地发表意见。
日常说话的语气要温和。跟孩子说话、聊天,要求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量用平稳温和的口气,保持礼貌。父母不要大声嚷嚷,不能低声乞求,也不必唠叨个没完,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反感。要把日常“平和的语气”和必要时的“威严的语气”明确区分开来。
请多用欣赏赞许的口吻肯定孩子。孩子有了好的行为表现,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悦和兴奋传达给他。只有“威严”的批评,没有“欣喜”的鼓励,孩子会产生误解,以为只有跟你作对和捣蛋才能引起你的注意。父母动不动对孩子咆哮其实也是一种家庭暴力。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3)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