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行为习惯 > 正文

“你再玩游戏 我就打死你”都是网络游戏惹的祸

彭晶来源:原创

小力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每次放学直接往网吧赶。为了有钱上网他连早餐都不吃了。每天在心里面都惦念着自己的游戏积分,自然没有心思学习了,原来还算不错的成绩一落千丈,这可急坏了妈妈。

妈妈起初还不知道小力学习下降的原因,后来询问了小力的朋友才知道都是网络游戏惹的祸。妈妈立刻三令五申,要求小力不要再进网吧玩游戏,并且让他写下了保证书。

这天小力提早放学,心想,去偷偷玩10分钟游戏应该不会被老妈发觉的。可是,他一玩上电脑,整个心思都扑在了游戏上面,完全忘记了时间,等到回家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妈妈很快就知道了小力又去网吧玩游戏的事情,愤怒可想而知。当大力刚进家门,妈妈抄起鸡毛择子就向小力打去,小力疼得直哭。

妈妈用鸡毛禅子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以后还敢去网吧吗?还敢玩游戏吗?你再玩游戏,我就打死你,看你还敢不敢……”边说边打。

小力哭着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妈妈这才把鸡毛禅子放下。

很多妈妈都认为“大棒”政策对孩子有用,于是,孩子一犯错就揍孩子一顿,然后警告“你还敢不敢”。

“你还敢不敢”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你再敢这样干,我会揍死你!这是无视孩子的自尊,把家长的威慑力凌驾于孩子的独立人格之上的错误做法。长时间这样滥用家长权利,强迫孩子服从,不但不会有什么效果,反倒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甚至会想;我就是要去试试,让你看看我敢不敢?

依靠暴力实施家庭教育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结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情的、讲道理的、宽容的教育。所以,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妈妈不要简单地打骂,而应该告诉孩子自己之所以不允许他(她)做这件事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他(她)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孩子才会主动进行改正。

比如,故事里面的妈妈可以和小力做一个约定:偶尔玩一下游戏是可以的,但不能影响学习。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这些远比一句“你敢不敢”更有说服力。妈妈要让孩子明白道理,而不是让他们因为怕挨打、挨骂而不再犯错误。这样,孩子的坏毛病才能真正根除。

延伸阅读:

儿子沉迷网络游戏 扬言断绝亲子关系

警惕:小心色情网络让孩子性早熟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