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关怀备至,但儿子却一事无成,这让她大伤脑筋。不得已,她找到智择优教育专家杨达老师咨询:为什么她的爱得不到回报。
杨老师听了这位亲关心儿子、爱护儿子的一些“事迹”后说:“孩子一次系鞋带时不小心打成了个死结,从此你就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是这样吗?”“是的。”母亲点了点头。杨老师又问,“孩子在一次洗碗时不慎将碗打碎,并弄伤了手,从此你就再也没有让他做过家务活。是这样吗?”母亲说:“的确如此。”
杨老师说:“你孩子后来的生活,我都可以猜到了。”“当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是你帮他整理床铺,整理书包,并且亲自送他去上学,风雨无胆,是不是这样?”母亲一脸惊讶地看着专家。
杨老师继续说道:“他上中学的时候,你对他生活中一切细节都非常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如何,你要时时了解;他和哪些人来往你要刨根问底;他日记里写的什么,你总是能干方百计地看到;甚至他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你除了亲自打理他旅游需要的一切物品,还暗中跟着他们,生怕孩子发生什么意外?”母亲更加惊讶了,她不知道这些都是谁告诉这位专家的。
“当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你为了让他能够找到好工作,又动用了你的权力和关系,让他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但是他却无法胜任这项职务。在工作中他处处碰壁,领导和同事们都看不起他。”母亲再也坐不住了,失声问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老师回答道:“我就是从那根被打了死结的鞋带,那只割伤孩子手的碗知道的。你漫无目的的爱,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在他脚下挖了一口温柔的陷阱,现在你的孩子终于掉了下去,他已无法通过自已的努力爬出来。”说完,两个人都长久地陷入了沉默。
杨老师寄语:
在孩子的成长中,过分地庇护孩子,过分地发挥父母的能力,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发展能力的空间。孩子之所以迟迟没长大成人,就是因为父母的温柔陷阱害的,使他们无法在广阔的天地间施展才能。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