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试,那么应试明摆着没希望为什么还要努力呢?从来没有领先过的孩子,从小受尽讽刺和贬低的孩子,要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如果确实有奔头,经过劝说,孩子也可以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可惜大部分孩子看不到这个奔头。没有信心没有希望的事,怎么能要求孩子们爱干呢?
所以我说,现在多数孩子的厌学情绪,实在是事出有因,情理之中。他们之所以规规矩矩按时上学,未见异常,原因是(1)不上学家长不答应。(2)别人都上学,他也随大流。(3))在学校有小伙伴,课间可以做游戏,一个人在家闷得慌。他们并不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上学去的。是我们成年人设计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我们不该驱使孩子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不该搞什么分数指标,分数评比和排队,分数是孩子的私事,应该尽可能不把它公开化。我们不该在小学和初中搞什么重点。我们不该过早地让孩子们进行如此片面的分数竞争,不该过早地把孩子分成什么“好学生”“坏学生”。我们不该让孩子们过早地挑如此沉重的学习担子,不该夺走他们多彩的童年和少年。
我们没有权力强迫孩子实现家长和老师个人的“伟大战略部署”,只有义务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的学习中得到好处,得到真实的提高,得到鼓励,得到乐趣,使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一天比一天充实,一天比一天聪明能干,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他们才可能热爱学习,自觉学习。而这,也就是素质教育。
让孩子们都喜欢学习并不是天方夜谭。儿童生来都充满了好奇心,都有求知欲,是我们用错误的、主观的、机械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才使他们视学习为畏途的。
少埋怨孩子,多反思自己,事情才会好转。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