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如果父母不能态度坚决地予以纠正,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无所谓,而一旦缺点养成习惯,那时再想纠正可就不那么容易。
放寒假了,三年级的芳芳拿了成绩单回家,爸爸接过成绩单一看,成绩中上,马马虎虎,在评语一拦老师在肯定了李芳的一些优点后指出:平时作业潦草,不细心,希望家长督促,认真做好寒假作业,特别是要多练练字,尽量做到字迹工整。”于是李父对女儿说:“女孩于本应细心才对,从今天起,凡是潦草不认真的作业,全那都重写三遍,少一遍也不行!”这次爸爸的批评,使芳芳真的认真了几天,寒假作业的头几篇,足比平时写得工整多了。但是,后面她又忍不住,逐渐恢复了涂草的习惯。
过了些日子,爸爸又检查芳芳的作业,发现女儿老毛病重犯,他本想让女儿按开头说的重写三次,但因有朋友找他办事,便随便说了女儿两句放过去了。就这样,芳芳虽然没有改正自己做作业粗心涂草的缺点,他爸爸却也一直没有再严格地要求她认真重做过,致使李芳依然如故。上面这个例子在现实中绝不是个别现象,没有坚决的态度,要想纠正孩子的缺点,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现实中还有许多类似错误的方法如用打骂的方法纠正孩子的缺点,用剥夺孩子权利的方法纠正孩子的缺点,用矫枉过正的方法纠正孩子的缺点等。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