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不断升高,细菌病毒的活动也日益频繁,一些传染性疾病也悄然入夏了。
“红眼病”就是其中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眼科疾病。
患者的眼睛一般会通红,不自觉地流泪,还伴有辣辣的灼热感,十分难受。
怎样才能预防“红眼病”呢?
“红眼病”主要靠接触传播
人们常说的“红眼病”的学名是传染性结膜炎。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双眼会发红、发烫,眼睛红肿,眼泪增多。
传染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接触过的水龙头、
门把手、公用物品等,都有被传染的可能性,且病症发病急。
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
预防“红眼病”应从注意个人卫生开始
夏季的高温和湿热天气会加速“红眼病”的传播,人们应该从生活细节着手,积极预防“红眼病”。
预防“红眼病”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来实现。
1.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红眼病”首先要勤洗手,在饭前便后、触摸各种公共物品或门把手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其次要避免和“红眼病”患者亲密接触。
患者用过的毛巾、床单和衣物等都要消毒清洗,病人接触过的物体和设备设施表面也要消毒。
虽然大多游泳池的水已杀菌消毒,但水中仍然会存在多种传染病菌。
游泳池的水可以接触性传染“红眼病”,所以大家在游泳时最好带上泳镜。
这样可以直接减少眼睛与泳池水的接触,在游泳出水后还要用净水冲洗眼睛,防止病菌传染。
2. 控制传染源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患者应做好适当隔离。
首先,在患病期间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
其次,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不与他人混用,用过的贴身化妆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他人;
最后,要时刻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当我们发现眼球发红、疼痛等可能是“红眼病”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寻求帮助。
“红眼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眼药水,患者注意勤洗手、不揉眼,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康复。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