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自我服务的意识
1、在幼儿期,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
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个人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在家里,可以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教爸爸、妈妈做事情,巩固所学的技能。
3、在学校也可以运用“给小班弟弟妹妹喂饭”、“给娃娃穿衣服”等游戏来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习惯(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平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这时期在给孩子做日常清洁卫生时。
要逐渐地给他灌输卫生的知识与概念,告诉他什么是脏的,什么是干净的。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
3、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争着当“大小孩”,不像“小孩子”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这样轻松养成啦。
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习惯(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为入小学打基础,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
如专心上课、遵守活动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等行为习惯。
2、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
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
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园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3、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之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