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抱怨说:“儿子今年就要读高中了,却发现他越大越难管。小时候他乖巧可爱,长大了却敢和父母顶嘴,甚至发脾气时会砸家里的东西来示威。还有,他不把精力花在学习上,一味追求求时尚打扮。这位家长问:我的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听话,是不是变坏了?”
这位家长遇到的情况,相信在许多家庭都会出现。难道真的是孩子长大了变坏了吗?当然不是这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高年级后,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父母看来,往日那个听话、自信、快乐的孩子逐渐和自己远离,随之而来的便是叛逆、自信心丧失、厌学甚至厌世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孩子出现的这些行为,被心理专家称为“心理断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很多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大、难于控制自己、常发脾气等异常表现,这是典型的叛逆期表现。
其实,这就需要给孩子“心理断奶期”断奶,但这次“断奶”并不是孩子的人生中一次,在幼儿期曾有过一次“生理断奶”,而这一次“断奶”则是孩子在生活、学习、心理、社会等方面全方位的调整和变化。由于许多父母过分宠爱孩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味地迁就、忍让,误以为爱可以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这往往加剧了孩子的“第二次断奶反应”。
近年来,一些高校不断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某学生拿硫酸泼同学事件,打架斗殴,甚至有为了零花钱砍死父亲的事件等。从这些恶性事件中,可以发现这些高中生虽然已远离父母,但心理上并未“断奶”,而真正的根源在于长期的个性压抑和独立人格的丧失。
不合理的教育机制和家庭的过分溺爱都是造成高中生恶性事件的罪魁祸首。因为中国的教育机制往往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社会对高中生又寄予了厚望,学校也往往凭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这给高中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期望与现实离得太远时,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很快崩溃。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爱比恨对个性造成的扭曲更大,而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普遍存在溺爱这一现象。心理学家认为,严重的个性压抑就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个缺口。悲剧往往也是这样发生的。因此,如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度过“断奶期”对他们来尤为重要。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