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虐行为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拔头发,有的不吃饭,有的让自己挨冻,有的用板子抽打自己,有的用刀子自伤,严重者则了结生命。自虐行为都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特征的。但自伤身体不是目的,目的是排泄心中的烦闷、委屈与愤懑。
孩子自虐的缺陷就好比潜伏的火山,一旦遇到强烈的诱发因素便可能突然爆发。诱发因素可能来自家庭、学校,也可能来自社会上的人。过重的批评,过分的挫折,过大的委屈,过强的刺激,使本来就脆弱的心理严重超过负荷,突破警戒线,导致心理崩溃。由于素质的缺陷,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一般人来看只是一般的刺激,可到了孩子的眼里就放大了数倍,数十倍,因而对孩子仍能产生“过强”的刺激。
这种过强的刺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缓解这种压力主要是找外部途径,小孩子的哭闹,大孩子的反抗都是正常的。但对自虐倾向的孩子,他不是积极地寻找外部发泄,也许是一时急错了,根本找不出合适的外部发泄途径,因而只能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加以缓解。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自虐的倾向时,一定要加以重视。一方面要努力寻找并消除孩子生活中的压抑源;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防止孩子的自虐行为,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
有自虐行为的孩子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偏差。如经常责骂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身体状况过于关注,使得孩子采用一些不良的行为来胁迫父母,以满足本来不当的要求,一旦父母妥协了,就强化了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时间一长,就变成孩子行为的一部分。当孩子出现了自虐的倾向后,父母不应指责,不能打骂,也不宜采用强制手段加以制止,而需做到耐心细致的说明教育工作。同时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遇到烦恼的事,尽量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或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增加与孩子的交流。
那些动不动就责骂孩子的父母,往往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对孩子了解不够。他们很难体验到孩子的压抑与不快,不会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使用一些不当的词语。其实就是父母的这些言行成了孩子的压力源。因此,父母们要尽量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如,当孩子行为不当,或者是表现出消极情绪时,试图去接近孩子,并告诉孩子自己对他的爱和期望。
三、让孩子多参加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做有益的游戏,让孩子在活动中转移注意力。另外,父母有必要注意与孩子接触较多的伙伴,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些不良的习惯,同伴不良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孩子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模仿来的。当然对孩子观看的惊险武打电视或电影也应适当地限制。
四、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父母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注意培养自己心胸宽阔、待人宽容、处事理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如意带回家里,更不能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父母应力争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