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失败看成是极端的恐饰,不要把失败当作是解不开的死结。须知,无数的成功都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谁都不愿意经受失败与挫折,谁都不应该经受磨难。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事事顺心。相反,各种各样的失败与挫折会迎面而来,时有发生。在挫折面前,有的人顶住了,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因此而消沉,甚至自杀,这时就根本谈不上成才了。因此,教育孩子,尤其是那些背上心理重负,产生厌学情绪,性格比较脆弱的孩子,更要注重培养他们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忽视这一点,将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女学生在高考分数公布的前几天自杀了,而她的分数远远高出了高考录取线。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很少经历过挫折,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结束和同学对答案时,她发现自己做的答案有许多和同学们不一样,这时她就感到自己考砸了,受不了考不上大学的打击,自杀了。
再如某大学一个男生,考试时因为作弊被老师发现,自杀了。近年来,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这样的人即使再聪明,也做不出骄人的成绩,成不了大材的。
相反,那些成就大事业的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历史有过许多战胜挫折成为大家的事例,如我国汉代的司马迁受官刑之后作《史记》;意大利的伽利略屡遭打击、备受折磨,甚至被判终身监禁仍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甚至被迫在教皇面前忏悔,站起来时仍坚定地说:“地球仍旧是动的。”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布鲁诺更是因为坚持真理被烧死。
当然,今天的环境比之过去是天翻地覆了。但种种不如意、失败、挫折随时会出现。如许多孩子在学习上经历一些失败之后,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进而仇视书本,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让他们懂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勇气,对于强者来说,失败正是成功的前奏,他们善于变失败与挫折为前进的动力。
当然,这并不是故意追求挫析、故意追求逆境成才。这只是强调,要使孩子懂得:一旦遇到挫折、失败、打击,能够冷静分析,正确对待,及时解脱出来,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