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心理干预 > 正文

孩子要“冒尖”就必须“冒险”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

彭晶来源:原创

有4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数天后,有人在房间上面的小洞里放了一串香燕,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泼出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大猴子没有吃到香蕉回来了。

后面三只猴于仍依次爬上去拿香燕,同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又过了几天,进来一只猴子。当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燕时,立刻被其他4只猴子制止,并告诉它危险,千万不可尝试。

实验员又再换进一只猴子,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所有的猴子仍然像上次那样,上来加以阻止。当把所有的猴子换过一遍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上去碰香蕉。后来,实脸人员把热水机关取消了,但猴子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餐一一香蕉,则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便容易墨守成规,不敢去体验陌生的事物。而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创造精神,很难有创造性的发明,就是革新也不敢自己首先尝试.这样便成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特别是接触一些看上去有些危险的事情,父母们常常面带恐惧地告诉孩子:那里不能去,太危险了;这个地方不能呆,有危险......于是孩子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往往不敢尝试。孩子的“冒险”精神就被吓跑了。

探索就存在着险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可能的险情,而禁止孩子“冒险”要是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孩子们缺乏勇敢精神,究其深层的原因,多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过多的爱,使孩子在过度保护中长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不具备。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去“冒险”,让他们去体验陌生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不要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不许孩子去探索,那样孩子就会成为永远驶不出港口的“船”。很多人都会怀念童年时的冒险经历,如比赛谁能跳过一道大沟,上树掏鸟蛋和抓小鸟,独自走独木桥等。而现在的孩子呢,时刻被要求听话,父母对他们的安全又总不放心,他们又有什么机会去冒险呢?

延伸阅读:

孩子缺乏冒险精神,来看美国家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让我自己来吧!独立是优秀女孩成长的一步

漫画家蔡志忠特色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