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惯,爸爸妈妈宠,导致孩子非常自我,表面狂傲,内心自卑,精神矛盾,容易走极端。中学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此时的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相对简单,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他们很容易走上极端甚至自杀的道路。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引导?
孩子遇到的事
家奇高中之前的成绩一直优异,爸妈告诉他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他也就认为把书读好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家奇的爸妈都是做生意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平时也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感情。家奇难免也有考试失误的时候,这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家奇由发挥失常,成绩降到全班的中游水平,这是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回到家,家奇心里越想越不是滋昧,心里的烦闷不知道该向谁倾诉,更不知道明天上学要怎么去面对同学和老师,一时想不开,居然想要割腕自杀。还好家人发现得比较早,这才没有失去宝贵的生命。
爸妈来反思
很多爸妈认为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是为孩子好,却不知道,他们的要求让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一般的爸妈又只知道给孩子施压,不知道给孩子减压。很多的爸妈与孩子在平时的相处中,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也不主动跟爸妈交流,有时候想跟爸妈说说话,爸妈们又都很忙,于是很多的思想问题就此搁置下来,积压久了,终有一天要爆发。
一些爸妈,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学习上。每个爸妈都希望孩子成龙,考北大、考清华,并不去考虑孩子本身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
聪明爸妈这样做
1.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意识教育、抗挫折教育。
这样的教育,既需要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潜移默化教育,还需要让孩子在假期里参加一些诸如“不怕挫折、敢于负责”的责任心意志力夏令营等,告诉孩子:“自杀是最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全方位来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责任心,让孩子变得更负责更坚强。当孩子知道了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程度之后,自然而然地不会轻生。
2.积极和孩子沟通,有问题及时解决。
平时家长就应该多抽点时间,跟孩子很随意地谈谈,如果发现孩子随时有什么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让他们觉得爸妈像可亲可敬的朋友般可以交心,让他们觉得家里很温暖,以后有什么事情、想法也愿意跟爸妈交谈。另外,爸妈和孩子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注意语言措辞,千万不能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
3.爸妈要对孩子正确定位,科学预测规划未来。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首先就应该给孩子正确定位,科学地预测方向,科学地规划未来。按照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告诉孩子:“爸妈相信你会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放松心态,正视自己,重视自己。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