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对孩子的认知教育
陷入无聊症候群的青少年普遍对社会事实的分辨出于模糊状态,需要对其开展认知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孩子真实的认知情况,发现孩子存在的错误认知,通过榜样学习等方式进行正确引导。
有条件的家庭尽量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认知社会,建立对社会的客观认知,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监理人生目标,杜绝无聊感的产生。
(三)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鼓励自主的休闲活动
成人与孩子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按照成人的看法开展的活动在孩子看来是不合理的,因为孩子可能觉得很无聊,比如成年人喜欢钓鱼,孩子可能觉得不好玩,为了表达对成人的反抗,可能故意会做出某些事,因此在是与孩子开展共同活动时,要多听取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自我探索,不要占用孩子休息时间进行学习。
(四)情况严重的孩子需要专业心理疏导
根据国外针对青少年无聊症候群的研究,心理学上的内观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缓解无聊感帮助受训者从自己强烈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与蔓延,可见恰当的心理疏导是有效的。因此对重度无聊、厌烦淡漠甚至已经走上犯罪歧途的孩子,家长不能放弃,应该积极帮助孩子接受心理矫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