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中学以后,告别了童年的自我,发生了三大变化,即:要求社交、要求自立、情绪不稳。这三个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心理处于一个反抗、叛逆、逐步成熟、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生活方式代代继承、子女步家长后尘的封闭社会。这就需要新时代的妈妈们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初中生时期的心理特点,树立妈妈的“新形象”。
那么“拼妈”时代,如何在这中学时期当好孩子的母亲呢?
一、首先应该学会尊重。
中学生是由家庭这个“一社会”走向同伴、朋友的“第二社会”的,他们往往把朋友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当着孩子朋友的面训斥、批评他。如果孩子还是儿童,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高兴,但一到中学阶段,他会觉得是对自己,包括他的朋友人格上的降低。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尽量不要当人面羞辱孩子,也不要干涉子女的一般社交。
二,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不要暴躁。
暴躁、发脾气,可以暂时压服较小的孩子,而对正处“反抗期”的中学生只会引起逆反心理。如果说反抗是对强力的一种反击,那么,在温情规劝的面前,反抗的力量就变得软弱无力了。越是倔强的孩子,越服心平气和的教育,可谓“以柔克刚”。
三、少教训多指导。
中学时期的孩子,已基本懂得是非善恶的道理,该怎么做也大体知道,而缺少的是自制力和自觉性。许多聪明的母亲,并不规定这时期的子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他反而失去了挂在他身边的那口“警钟”。平等地商量、亲切地指导,应是教育的主要方式。
四、不要说教。
中学生将母亲的喋喋不休视为干涉、控制、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唠叨”只是一种催眠和“麻醉”。
五、放宽寄托。
子女学习不好,是当前亲子矛盾冲突的焦点之一。子女成绩下降,妈妈比孩子更揪心。耐心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为上策,埋怨指责是难以奏效的。相反,可以劝慰孩子不要灰心,尽力而为,鼓励他树立自信心。
六、准备放飞。
子女智力、能力的好坏,都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经受检验。而社会能力又是孩子今后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母亲对子女衣食住行的照顾要减少,感情上也不要拉得太紧。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应准备“放飞了”。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母亲是孩子最挚爱的亲人,言谈举止都在给孩子树立典范和榜样。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健康心理素质和阳光向上的心态,母亲必须是一位合格的妈妈。她可以没有文化、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美貌,但不可以没有教养、不可以没有爱心、不可以没有底线。拼妈时代,拼的则是有关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有关子女的幸福感,所以,“拼妈”的核心就是比拼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就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手段,而非妈妈的个人学历或社会地位。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