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了唠叨对孩子的坏处,因此,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学会“有话好好说”,正确地善用亲子沟通鼓励和引导孩子,谨防孩子产生唠叨性厌学。
1.同进共退
爱唠叨的父母通常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对孩子进行说教。其实,父母并不是不能“说话”,而是要抱着与孩子同进共退的态度才能取得好效果。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把学习融入家庭游戏中去,或者一边陪孩子做作业,一边交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与其家长自己唠唠叨叨,还不如找他的同学和朋友“代替”你说,效果更好。
2.呵护好奇心
父母不要用唠叨的方式来忽视、否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和他一起去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得出结论。父母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就不会觉得你是在唠叨了,而是把你看做知心朋友而信任你。
3.肯定性评价
父母唠叨,往往对孩子作出否定性评价。其实,正确的态度是要多多对孩子进行肯定性评价。无论孩子在校学习还是上兴趣班,父母一定要多多鼓励,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与此同时,再找出他还存在着哪些不足,这样孩子就不会讨厌你的唠叨,并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了。
4.创造环境
无论是平时还是和孩子交流时,父母都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心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父母批评孩子,孩子也会容易接受。
5.走出户外
有的父母和孩子在外面活动时,也免不了唠唠叨叨,这时候特别令孩子心烦。其实,父母和孩子一起走向户外.一方面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正是与孩子促膝谈心的好机会。这种交谈方式的效果更好,孩子在轻松的心情下,不知不觉就能接受你的观点。
6.尊重孩子
父母无论对孩子说什么,都要以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来加以尊重为前提。
一个高三学生说:“我不去参加高考了。我如果去考,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我为什么要上大学呢?我可不想再做父母的工具。”
碰到这种情况,父母无论唠叨多少遍都可能不会有好效果,但只要尊重孩子。就可能会柳暗花明。因为孩子之所以这样说,说明他希望要的只不过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当他意识到考大学是为了自己的知识面和前途,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