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成瘾的“网瘾少年”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称,当时全国已有2400万网瘾少年,现在更已是天文数字。
心理专家陶教授从1994年开始进行成瘾医学研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青少年网瘾的形成和治疗。
他在接受智择优小编采访时表示,95%的网瘾少年是网络游戏成瘾。
而网瘾的形成多与家庭教育欠妥、家长陪伴不够有关,其中“93%的网瘾少年缺少父爱”。
男女比例9比1:理工男生成网瘾重灾群体
在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路边,湖南善一励志特训学校坐落在此。
虽然陶教授一直坚持将网络游戏成瘾定性为精神疾病,但是在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被称为“学员”。
“孩子们其实就是来学习的,学什么?学怎么与人正常交往,把他们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
进入学校,所有的学员都不被允许使用电脑和手机。
在准军事化管理下,每天进行集体生活,包括队列训练、拓展活动、点评互动、学唱军歌等。
小编看到,孩子们穿着统一的军装,情绪饱满地高唱军歌,与普通的军训学生似乎并没有区别。
陶教授表示,在接受治疗前,学员们很难与人正常沟通。
“这些孩子刚进来的时候,连说话都要教,他们长期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一到现实中就不会说话了。”
学员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开展分组“点评互动”,要把原来对着电脑屏幕、用键盘敲出来的“话”,向身边的小伙伴们大声说出来。
学校里的学员平均年龄17岁,男女比例9比1。
“孩子们其实非常聪明,很多都是高智商,甚至是名校学生,清华、北大等一类大学的学生都有,而且以理工科为主。”
陶教授表示,理工男学习本身可能就需要大量使用电脑。
而且与文科男比较,理科男相对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这些都是形成网瘾的潜在原因。
93%缺少父爱 网瘾少年普遍缺阳刚之气
与一般戒网瘾中心不同的是,湖南善一励志特训学校每一名学员都要求必须由一名家长陪同。
“家长陪伴,除了对我们起到监督作用,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也是学习
——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怎么跟孩子沟通。”
在早期治疗中,因为没有家长参与,网瘾的反复率高达60%;自从邀请家长参与后,反复率只有20%至25%。
在网瘾少年家庭中,大量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父亲在外打拼,母亲在家照看孩子。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很容易精力不济,孩子只能在家里玩。
孩子到青春期出现叛逆情绪,缺少了爸爸的权威、榜样、规则,仅靠妈妈,很难教育孩子。”
陶教授认为,缺少了父亲所代表的阳刚、威严,男孩很容易偏阴柔、不自信,身体也比较虚弱。
而平时缺席家庭教育的父亲,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喜欢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又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激化矛盾。“有些孩子就用刺激父母的方式来对抗,沉迷游戏。”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