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分享的《为什么你越跟孩子讲道理孩子越不听呢?》文章中,父母了解到了为什么你越是跟孩子讲道理孩子越反感的心理机制,但其实真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今天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如果你已经明白了孩子叛逆的心理机制,那么与孩子如何沟通的策略也就清晰了:尽量让对方“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对方也就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当中,这一点大多数父母是无法做到的,为什么?
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执着于“应该”。
这种情形对应于心中抱着固定“理想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任何关系“应该如此”有强烈的预期假定。
男人就应该“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做到这些都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一个家庭就应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温情热络”,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孩子就应该是“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做到了就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爱哭!”“怎么这么不自觉。”......
实际上,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都隐含着对孩子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而父母对孩子表达出来的时候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取决于你对孩子心里预设的零分线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父母心中的“应该线”,当父母心中的“应该线”画在一个封死的位置上,那么任何现实中达不到这条线的都是负分。
所以,为什么你跟孩子越是沟通、越是讲道理孩子越是不听的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你对孩子设置的零分线没有明确的目标。(点击下面2继续阅读文章)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