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这样的情况环境下,让一个人口头上“不要职责别人,要鼓励赞赏别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了负分,即使口头上不指责,也能让对方感觉出心里的负分,最后交流的效果还是一样的。要么自己把不满爆发出来,要么是对方感受到Diss夺路而逃。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是在心里画一条零分的零分线,也就是对他人没有预期,这样有一点点好的地方都是正分。
语言方式并不是我们随意选择的,它反映出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念。
下面老师将要说的是对孩子沟通教育的重点:
当孩子没有听父母的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没关系,摔疼了吗?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只为他喝彩“你好坚强”,绝口不提“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很多情况下,与人相处的本质是相通的。让对方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关键一步。
让对方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让他的自我获得鼓励,让他觉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才会产生对未来不间断的内驱力。从青少年心理教育学角度来分析结果,稳定的高自尊这会把好结果归因于自我,把坏结果归因于偶然,这样能在顺境中更容易持续,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其实父母与孩子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就是把孩子长期置于“零分-负分”的震荡区间,还是“零分-正分”的震荡区间,会决定了孩子长期的自我感知,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
推荐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