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养成
-
被纵容的罪恶,父母教育有多重要?
当自己的孩子失足时,许多家长都将缘由归之社会、学校,我们不否认当今社会环境和教育对未成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许多未成年人缺少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举止表现出自私、任性和骄横;不少未成年人心理脆弱,经受不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更多的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李嘉诚的教子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李嘉诚是香港富商,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 独立 生活的能力,他从小就让孩子接受苦难 挫折教育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来立足于世,而不是依靠父母来生活。 后来,李嘉诚的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对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出一番事业。李嘉诚断然拒绝了儿子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
-
家长课堂:教育孩子不能以“罚”代“教”
随着社会的进步,“棍棒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为众多家长所不屑。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情境中,训斥、讥讽、罚跪等惩罚措施仍屡见不鲜。 家长惩罚孩子的良苦用心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专家的观点是,孩子从惩罚中学到的通常只是“下不为例”,一般无法学到“应该怎么做”,惩罚只能减少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不能促进孩子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而且,不少家长在实
-
无能的孩子源于父母包办的爱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进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根据调查显示:52.5%的家长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26.1%的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日记或通信;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收拾书包等;34.6%的家长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20.4%的孩子明
-
孩子啃老,包办代替惹的祸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被称为“啃老族”。构成“啃老族”的主要有四类人群:一、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二、总是嫌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三、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总是不成功,又不愿意当打工者的创业幻想青年;四、文化低、技能差,索性干脆躺在家里啃父母的。 这些本应该用自己的劳动去孝顺父
-
帮孩子走过叛逆,听教育专家陈俊生怎么说
很多家长对于渐渐长大的孩子,教育的越来越吃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 叛逆 。你让孩子往东,他偏偏要往西。其实这种所谓的叛逆只是一种主观环境和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这种心理是人们共有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有逆反心理,只是这种心理在孩子的青春期间表现得特别明
-
孩子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当一个人出生,便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人出生在富贵之家里,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的孩子,便没有那么好命,必须拼命努力才能出人头地,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 出生在富贵人家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物质上更加幸福。家人把孩子当宝,什么都不要孩子做,一味迁就纵容着孩子。被周围人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孩子便永远都长不大,永远不
-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青春期 的孩子,由于智力和认知的迅速提高,表现出对各种事物或问题的极大兴趣,这其中包括家长眼中正面和负面的事物和问题。此时家长延用从小到大孩子对家长言听计从的规律,直接干涉孩子的成长,明确告诉他们“这个不行,那个不允许”,从而在孩子眼中表现为压缩了他们的自由空间。 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又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于是家长越是不允许,他们越要尝试
-
溺爱是祸不是爱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利诱越来越多,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适时和孩子作辅导教育,不应该把孩子送进 溺爱 的“黑洞”里。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
-
孩子的青春期暴力行为,怎么办?
胡鑫的母亲是位老师,父亲干的是警察工作,而这个在文武搭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因为他不仅听话懂事,而且成绩优秀,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初中。 可就在上了初中没多久,这孩子竟来了个180度大逆转:他变得不爱做作业,对老师和家长的各种劝导都当是耳旁风,成绩自然就一落千丈。 然而,对于父母来说,最担心的还是儿子一点就着的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