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别人的义务,每个也都有义务奉献给别人责任,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理。可是现在,由于家家户户都把孩子当宝贝,却少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犯了错误、遭遇失败,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是把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谈。这种行为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相处。
那么,做为家长要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呢?
一,建立正确的教养态度。
通常,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对孩子责任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责任心;而娇惯、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孩子成年后自然会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而让孩子绝对服从的教养方式只能培养出惟命是从、毫无主见、不敢负责的人。
第二,教育孩子心中有爱,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心的基础。
例如要求孩子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励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等。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家务劳动开始。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孩子进行协商,向孩子解释他们应该做某事的理由。耐心指导孩子做家务,以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反馈,这对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十分有效。
第四,父母要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
履行承诺也是责任心的一个部分,所以,父母无论做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第五,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最好时机。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惩罚孩子。很多孩子在受到惩罚后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反正我已经受到惩罚了,我就不用再为些而负责了。当孩子产生这样的思想后,父母再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就相当困难了。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后,父母先不要急于惩罚孩子,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成为一种习惯时,孩子再犯了错误,自然会首先去寻找自己的过失,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推卸责任。当然,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责任感也会一点点地培养起来。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