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记忆方法,这也正是其学习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根源之一。因为是否会记忆是孩子会学习还是不会学习的主要体现之一。为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努力掌握记忆的诀窍。
(1)记忆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
说记忆是一种结果,是指只要是人们经过的事情如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印象或印记,这就是作为结果的记忆。但记忆同时又是一个过程,尤其是孩子学习时对有关学习材料的记忆,它往往分为三个过程,即识记、保持和遗忘,或者用术语说就是,由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内容,就是遗忘的内容。
(2)遗忘的规律之一是:先快后慢。
人们每天都接受大量的信息,每天都经过很多事情,甚至到了晚上还在做梦,可是这些事情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便大部分都忘掉了,只有那些比较特殊的、印象深的能记住。同时,人们也有体验,只要是没忘的事情,或者说第二天、第三天还记得的事情,往往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现象反映了记忆的重要规律之一,即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刚学过的内容在一两天内忘得最多、最快,但是一两天内没忘的东西,则能较长时间地记住。这就向父母提示:如果需要孩子记住学过的内容,在刚学习的一、两天内必须好好复习,这样才不至于使要记住的或即将记住东西忘掉。
(3)记什么——找准记忆的对象。
孩子上学后,每天会接触很多学习内容。当父母自己教育孩子时,也会碰到让孩子记什么的问题。当然,在学校里老师会有要求,可问题就在于孩子不见得就能体会、理解、记住老师的要求,这也是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给孩子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语文方面孩子要记的内容:
1、字的读音、写法(笔划、笔顺),小学和初中应记住2500字-3000常用字。。
2、字、词的意义。
3、诗、词、故事。
4、范文。
在数学和理科方面要记住的内容:
1、定义、定理、公理。
2、公式:如乘法口诀、面积公式等。
3、题型。对于算术、代数、物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记住几种重要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几种解法、几种类型,如果记住了,碰上相应的问题,只要一套就会轻易地找到答案。
当然,尽管“记住的不一定理解,但理解的则一定能记住”是正确的,可是没有记忆这一步,很难真正理解。在数学等理科的学习中,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知识的理解首先是建立在对有关知识的记忆上。
(4)记住了才能理解——死记硬背与理解。
人们往往把死记硬背叫做机械记忆。孩子在最初学习的几年,实际上都是用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的。像封建社会后期,蒙童一入学就念(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类,虽然记住了,但并不解其意。这看上去没有用,或者说用现代人的功利观点来看,这种机械记忆毫无用处。实际上,在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中,人们也往往夸大了这种学习方法的不足(它当然有缺点),但人们也小看了它的优点。现在看来,这种训练除去学说话、学认字之外至少有三大优点:
1、训练了孩子的记忆能力。
2、对孩子进行了读书行为的熏陶。
3、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些都是孩子在进一步学习中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素质或能力,没有这些,进一步的学习或进一步的能力的形成是无法进行的。毛泽东同志讲过,“感知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但理解的东西则一定能更好地感知它。但是没有感知,也就没有了理解。”记忆和理解的关系也是如此,记住的不一定能理解,理解的则能促进记忆。但是,没有对内容的记忆就谈不上理解,因此,记忆是学习的一步,是成才的重要基础。
更多提高孩子记忆、学习成绩的相关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