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半个多月就有了明显的听觉,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可以成为最早进入孩子生活领域的一种艺术活动。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想要培养其音乐素养,却又不知从何开始。下面,小编就教给家长们一些方法。
激发音乐兴趣
经常给孩子听优美的音乐,能使孩子在音乐艺术美的熏陶中愉悦情绪、增添乐趣、陶冶情操、促进听觉发展。
创造一个让孩子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环境,是发展才能的首要条件。在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婴幼儿时期,给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环境,对发展孩子的音乐才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运动,如唱歌表演、舞蹈活动,是受孩子欢迎的一种艺术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父母要尽可能地同孩子一走歌唱、跳舞、欣赏音乐,鼓励和带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可以配合孩子一天的生活活动来进行音乐熏陶。例如,吃饭、早晨起床、晚上睡觉,在这些时候听音乐,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玩得愉快,睡得舒服,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记忆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发展音乐才能打好基础。播放音乐,应选择活泼、欢快、轻松的音乐作品,音量要稍弱、适中。千万不要在孩子枕边播放大音量刺耳的音乐。实践证明,长期听“狂歌劲曲”的孩子,智力比正常孩子低下,充满尖声怪叫、声嘶力竭,寻死觅活般的音乐,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恐惧,诱导孩子产生变态心理。
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就可以培养他安静、专心地倾听音乐了。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教给他与音乐作品有关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音乐知识,如给孩子讲讲有关音乐家的传说和趣闻,讲讲作品中音区,音色、音的强弱、快慢变化、音乐的节拍、节奏特点等音乐知识和它们在作品中的表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让孩子生动具体地体会音乐,增加他对音乐的兴趣。
如何学习乐器
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习乐器,就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乐器的演奏需要有较好的乐感和灵活、熟练的弹奏技巧,早期的乐器学习能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乐器学习最好从孩童时期开始,它不仅对培养熟练的技巧和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另外,对培养持之以恒的、刻苦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有重要作用。孩子学艺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要让孩子做好思想准备。
父母首先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对音乐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唱歌时音调的准确性、跳舞时动作能否合拍等等,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音乐基本素质,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硬逼着他学,那就非但无益,还可能有害,要视情况而定。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成材,愿意克服这些人力物力的困难,为孩子进行早期的音乐艺术教育,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为孩子选择学习的乐器。至于几岁开始学为好,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决定。例如弦乐和键盘乐器可以早些开始学习,而管乐等吹奏乐器由于需要较大的肺活量,可以大一点再学。
学习乐器时,还要有教师以及适合孩子的教材和教程。
在孩子练习乐器时,家长要配合老师给予督促和耐心的辅导,科学安排学习的时间,不要为这些学习剥夺孩子游戏和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