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兴趣培养 > 正文

特长生都得益于父母的倾心教育

彭梓祺来源:原创

特长生的特长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孩子天生固有的吗?不论哪个孩子,不论他的家庭状况和父母知识高低,只要是具有特长,都是教育的结果。虽然有的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画家、音乐家或者运动员,但他们能从小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能积极为孩子创造发挥天赋和从事兴趣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能不断引导和鼓励孩子在这些特长的学习上不断进步。这些显然都是特长生形成自己特长所不可缺少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被称为“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理论家里德里奇·福禄培尔说:“唯有家庭生活才能使儿童获得善良的心灵和有见解的、温和的性情,积极和有力的发展和教养。”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体现在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上。父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这一切都可以教育孩子。父母对子女不仅有“养”的责任,更有“教”的责任。“教”是父母之道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为人父母者最主要的责任。父母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孩子,让孩子从小相信什么,明白什么,向往什么,他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受过家庭教育,但因为接受的方式不一样,导致的人生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家庭教育必须是良好的、科学的。

家庭教育

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人把未经尘世风雨洗涤的孩子比喻成一张纯洁的白纸,而父母的教育就是一支笔,在上面书写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因此,做父母的不仅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用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习惯和人格魅力、用自己的整个风度气质去教育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好学、善良、友爱、责任的种子,让孩子远离自私、仇恨、罪恶,使他们纯洁的心灵得以升华。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同时也是父母神圣的责任之所在。

教育家魏书生指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又说“一个孩子成长为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孩子是父母的,同样也属于社会。邓小平说,未来社会将是人素质竞争的社会。所以,在这里我们说,未来社会将是父母素质竞争的社会,什么样的父母就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要求孩子死读书、读死书了,因为教育习惯和方法比知识、分数更重要。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由于父母教育不得当,虽然学业很成功,但是,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后,因为不会学习,表现得并不出色,使得昨日光芒万丈的明星,今日变得黯然失色。

法国教育家埃德尔·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力。还有人讲“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命运”。因此,父母教给孩子做人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孩子究竟是成为栋梁之材,还是成为平庸之辈,先天的禀赋固然重要,但父母的发现、教育、引导却更加重要。没有后者只有前者,孩子绝不会自然地成长为人才。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自己也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合格的一任教师,促使孩子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延伸阅读:

傅雷引导儿子傅聪学习音乐

爸爸苦心造就的小画家

父母引导出的网络奇才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