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热点 > 教育资讯 > 正文

八旬老太为亡夫还贷:诚信意识要从小培养

彭梓祺来源:原创

2015年8月11日,汨罗李家塅镇望麓村81岁的范炳元的手里紧紧攥着500元还贷凭证,尽管此时她随嫁而来的小木匣里,只剩下了200元。

知道丈夫贷了款,还是三个月前的事。5月初,寄住在大儿子家中的范炳元收到一纸催款通知,白纸黑字写着自己的丈夫在1996年就在当地信用社贷了500元。她不相信。在她的印象里,丈夫从来不向别人借钱,哪怕是几年前丈夫患上了老年痴呆,清醒时也是反复地说“不准借钱为我治病”。这样的一个好人,怎么可能会去贷款?

范炳元抹了抹眼泪,也不找子女问原因,打开小木匣,里面存着两个女儿逢年过节给的700元钱。村里有人劝她,“只欠500块,算了吧!”她坚定地说,“人在做,天在看,诚信在心里。”

可是这份坚定和诚信,却来得很艰辛。范炳元15岁就嫁到陈家,两人住在茅草房里。过年时分肉指标,他们没有领过一次,因为没钱买。两口子养大了5个子女,积蓄为零。

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苦了这么多年,范炳元需要钱,但更在乎做人应有的诚信和担当。“必须还!”和她在家等待村干部和信贷员的大儿媳,这时也才琢磨出,公公贷款,应该是为老二的孩子治病。二儿子的孩子出生时,脐带没剪好,当时没在意。两岁时,脐带发了炎,还散发着恶臭,痛得满地打滚。老二没钱,就求父亲想办法。二儿子开了口,老伴又不想妻子操心,就找信用社贷了款,治好了孙子的病。

范炳元明白后,急着催大儿媳到路口等包村干部和信贷员。接过还带着体温的钱,包村干部和信贷员的眼眶都已经湿了。

“只要还清了就好。”范炳元将还款凭证锁进木匣子,抱在怀中,静静望向明月大山,那里,有她的念想。

范炳元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一直互相陪伴的老伴离世,对她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两口子诚实守信一辈子,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就像她说的:“老陈家,没有赖账的人!”诚信才是一个人长久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

诚信意识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家长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具备诚信的品质。那么,诚信意识该如何从小培养呢?

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看小说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思考诚信的问题。如,和孩子玩“拉勾”游戏时,教育孩子说话要算数;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时,可以一同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对错,激励孩子应该要诚实。

争做诚信的表率。

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许诺之后不能言而无信,如果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兑现,应该要及时地向孩子道歉和解释,以后再设法弥补。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言而无信,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且被”传染“。

及时肯定诚信的言行。

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当孩子说了谎话的时候,应该引导孩子承认并改正错误,还有及时鼓励他:”我相信你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更加懂得理解和信任别人,树立诚信的观念。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