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是每个家长都忧心的话题。近日,一则关于蚌埠汽车工程学校6学生迟到被老师揪头发把头往墙撞,致三人住院的新闻将师生冲突再度拉进网友们的讨论圈。
抛开时间起因不论,笔者痛心孩子在学校遭遇这样的不堪,毕竟老师是文明传播的使者,暴力对待学生和文明怎么都扯不上关系。
可是翻开网友评论,却更让人忧心。好坏对半分,有网友说老师打学生是对学生负责,只是过了,更多的言论却是指责老师没有师德,甚至出现怂恿孩子打老师的过激言语。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有“严师出高徒”的论断,也有“老师是学生的大朋友”的建言,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该以怎样的状态出现,还需要根据学生情况来。一个桀骜不驯、叛逆的孩子,你想和他做朋友很难,一个温驯懂事的学生,你想教训他都找不到理由。
学生能和老师成为朋友,这是好事,可是也要看缘分,就是我们普通人找朋友都不是件容易事,不能强求。
老师教育学生,除了教他知识,更是要教他做人,纠正孩子出现偏差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使用些手段,如语言,可是言语有时候又是苍白的,面对自律性不强的学生,适当的时候也需要些许惩罚,譬如小时候作业没做好罚抄、打手板心,相信很多成年人都遇到过。
那些指责老师没有师德的人,大多觉得老师该以德服人,给孩子讲道理,可是换个角度想想,哪个老师不是讲道理讲到吐血,实在没办法才动手的?相信家有逆儿的家长都能感同身受,不然现在哪来那么多特训学校?都是正常的管教没作用了才会去寻求极端。
师生冲突该理性看待,看待类似问题时,除了要从老师身上找理由,还要在孩子身上找问题。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