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终于尘埃落定,罪犯林森浩被执行死刑。
这起案件从事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我能理解黄洋父母失去引以为傲的独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却无法理解林森浩父母自始至终为投毒杀人的儿子奔走狡辩的做法。从新闻内容里可以知道,林家有二子三女,而黄家仅有一个独子,用中国人的话来说,真的是绝后了。而自案发后,林父在三年时间里有的只是狡辩、脱责和希望黄家网开一面让林森浩免于死刑的痴心妄想。
据林森浩交待,毒死黄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两人住在同一间宿舍而起了些冲突。是什么样的摩擦能让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另一个人起了残忍的杀心?甚至在投毒杀人之后还毫无悔意!我们能看到的是林森浩性格里的阴郁、自私、狭隘和冷漠,他眼睁睁看着黄洋中毒,全身脏器衰竭慢慢熬到死都没有主动坦白,人性的卑劣和无耻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望整个案件,我时常会想,林本身的内向、阴郁,是否来源于幼年的经历呢?是否与这个一开始选择逃避的父亲有关呢?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性格缺陷?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他的家庭好了。林父从一审开始,就坚持做无罪辩护,拒不道歉,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才带着记者去黄家道歉。二审开始之后,又企图利用舆论推翻事实,保住儿子。从这些事情里,我们看不到林父对黄家的愧疚之心,他所考虑的只是怎么让自己儿子脱罪。当然,保护子女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但他对黄家的冷漠,所流露出的自私,让人寒心。可以看出,林森浩跟林父的性格与行事风格是多么相似,他们都漠视他人所遭受的痛苦,只在乎自身的利益。真是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对性格、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从小生长一个扭曲的家庭中,则会被动接受各种负面影响,被灌输种种莫名其妙的仇恨。当生活中出现不顺心的时候,家庭过度严格教育养成的阴郁性格,会成为刺穿理智的利刃。简单点来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挫折,比如与周围的人产生争执,有些人吵过就烟消云散了,而有些人一旦在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便生根发芽,结出罪恶的果实。
现在林森浩被执行了死刑,关于这个案件的一切都尘埃落定,生者还得继续前行,即使要承担着一生挥之不去的痛苦和梦魇。希望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件,希望这起案件能让世人有所警示。每个人在恶意、仇恨、冲动面前,都多思考一下后果。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3)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