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正值炎夏酷暑,同学们每考一场,都汗流浃背。但有的老师还利用考前的一点点时间,集数班同学于一室,或千叮咛万嘱咐,或抓几个题目,作一番最后的考前“指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球类比赛,在关键时刻,教练员临场指指点点,变换战术,有时甚至能起到转败为胜的效果。而老师对学生的考前指导,至少有以下两个弊处:一是使同学们本来已够紧张的情绪更加紧张(如果老师这时还来讲新题目、新“动向”的话),二是浪费考生的休息时间(如果这时老师来重复学生早已听厌的内容的话)。临考乱抓题目,也往往摸不着边际,与下一场考试不大相干。退一步来说,如果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何不早一点告诉同学,而要在临考前来凑热闹呢?
由于考前思想较紧张,有的同学还会出现“假性遗忘”现象,脑子乱糟糟的什么都没有头绪。这时如果再去啃新题目,就会使本来已很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这时倒不如去看看基本公式,读读概念定义,翻翻平时自己做过的试题作业(特别是自己曾经搞错的地方)。
在临考前要尽里减少复习量,适当增加休息和活动时间,以使自己在考前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即“安定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大脑”,这样才能考出自己实际的水平。考试前一天千万不能“开夜车”。
智择优推荐您继续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