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曾对考试成功者的临场发挥情况做过调查,他们都认为考试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而要切合实际,定得过高就会紧张。只要心理素质好,临场心态就好,能控制自己,不走神,充分调动智力因素。
有些考生讲自己发挥正常,考试成功者说自己发挥超常,即是指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心态,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了自己的记忆功能,使观察敏锐而准确,随时从自己的大脑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一些考生谈到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得不好时,也是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临场紧张、焦虑降低了人的智力效率,使储存在大脑中的有关信息不能及时而准确地提取出来。由于紧张、焦虑等诸多因素,使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不如平时,因而解题的思路较窄,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临场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考生一门考得好,就忘乎所以,冲昏了头脑,结果后几科考得不理想。有的考生一门考得不好,心理受到较大的挫折,情绪一落千丈,便直接影响了后几科的考试。其实,一门功课无论考得如何,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迎接后几门的考试,临场才能发挥好。
父母的期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以意愿和感情来代替,要以考生的实力与心理素质水平为出发点,超越了会带来心理庄力,造成头衡,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考生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有了起水平发挥的前提,还需要注意临场发挥:
沉着冷静,适度放松。
别将考前任何负面情绪带进考场,万一进场后静不下心来,可闭目片刻,或采用深呼吸法强制性消除紧张情绪。考前10分钟应有必要的心理松弛,坚信试题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主体部分与基本上不至于超出教学大纲。
游览卷面,顺序解题。
试卷一经到手,应及时将全卷大致游览一遍,对卷面题量多少、题型结构、难易程度、分数分布等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试题的顺序一般是从易到难排列的,可尽量按顺序解题,先易后难,越做越信心倍增。
居高临下,理清思路。
每逢难度稍大一些的问题,不妨先想一下,此题主要考哪几个知识点,难度在哪里?摸清命题的意图后再找一找还有哪些条件没用上,与平时练习做过的类似的题目又有哪些联系,就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若解题过程中发现步骤过于繁琐或结果不太合理,则可能寻错了,可换个角度再试一试。
越过障碍,再接再厉。
某些情况下,卷面中也有可能将一些解题程序繁琐而得分较少的考题放到前面,此时勿性急,千万别徘徊不前,一时解不出就赶紧跳越过去做下面的题目。当你顺利地解出几道题心理趋于平稳后回头再攻“碉堡”时,你也许发现它并不太难,仅仅有点吓人而已。如今你既未耽误宝贵时间,又未摧垮自信,可谓两全其美。
丢卒保车,顾全大局。
遇到个别难题实在理不出思路,无从下手,而考试时间又有限了,要当机立断,只好放弃。当然,这种放弃须建立在对自己的解题能力和知识水平有较为准确的评估的前提之下,以赢得时间去赶做余下的尚未做完的考题,切勿因小失大,拣了芝麻反丢了西瓜。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务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提高效率,特别是一旦思路受阻,很可能出现记忆空白,更要用意识强制自己把注意力专注于答题上。对个别有思路但无把握的考题,也应尽力而为,能会多少就答多少,尽可能不要空着不答,只要不是答错了倒扣分的题,即使在考试最后几秒钟里还能在可选择上找一个概率高的答案填上。为科学地分配时间,更好地把握时间,带块表进考场颇有必要,但别频繁看表以免断了思路,增添心理压力。
答题完毕,查找失误。
虽然一遍做题就该很仔细,不依赖于复查,但命题解答完毕不等于完事大吉,争取检查无误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尽管考试时间紧,完卷后通常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全面检查,但粗略检查全卷并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一些分数多的、容易出错或把握不住的题以更正一些明显的失误还很有必要。
考完一门,过关一门。
为下一科临场发挥得好,考完一门后不必对答案,不论刚考一门后是正确无误的大喜还是失误后的大悲,对下场考试均为不利。考过的已成定局,眼下要把握的只能是下一场考试。要保持情绪稳定,自觉避开不良刺激,增强自己的信心。
能否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是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智择优心理教育专家杨达老师告诉考生,所谓充分发挥即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三方面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观察力的发挥也就是审题要准确,范围要划定,概念要弄明白,一一区分清楚,切切不可因一字之差,而谬误千里;考场上记忆力的发挥,就是能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大脑仓库中储备的知识,为此,考生在复习阶段,应将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逐步形成系统;思维能力的发挥,也就是解答问题思路要开阔,头脑要灵活,想象要丰富,不要局限于一个模式,解题不固定在一个老框子里,这就要求平时多注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平日的功底厚实,急需应用时自然得心应手。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