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正如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对于物理学习来说,观察、实验是培养兴趣的好途径。
许多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作出重大贡献,常常是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的。如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威尔逊是农民的孩子,他出生在英格兰山区,从小喜欢观察自然现象,他看到那维斯峰顶云雾飘渺,变化多端,引起了无穷兴趣,幼小心灵里萌发了探讨其奥秘的理想,长大后潜心研究,终于揭示了雾形成的一些特殊规律,并用这些规律制成了威尔逊云室用来观察基本粒子的径迹,为原子物理作出了贡献。伟大物理学家,实验大师法拉第是图书装订工出身,为了追求知识毛遂自荐当了著名科学家戴维的助手,他边工作边学习,戴维每上一节课他都认真记录,回来重做实验,反反复复的实验使他心灵手巧,思维敏锐,终于超过了戴维,在电学等一系列领域里作出了跨时代的贡献。
观察和实验可以引起兴趣,但不是说,观察和实验一定可以引起兴趣。如同样观察雨后空中的彩虹,有的同学不以为然,有的同学兴趣盎然。这里有一个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不以为然者因为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观察以后无所得益,兴趣盎然者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完全沉醉于所观察的事物中,不仅观察得特别仔细,而且还会提出很多问题,如观察彩虹后他就会提出,为什么彩虹七种颜色的排列那么有规律?为什么傍晚的彩虹出现在东边?爱因斯坦爱说:“在某种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就有了求知欲,而当他学了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以后,用所学得的知识解释了彩虹的形成,并亲自动手做了模仿彩虹形成的实验以后,他的求知欲会进步升华,学习的兴趣会进一步巩固。
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主要指的是三个方面: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二对老师演示实验的观察,三对自己动手所做实验的观察。物理学习中的实验主要是指课堂上的随堂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后自己动手做的小制作、小实验。如果你从学习物理的那一天起,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课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i做好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观察作业,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肯动脑想,肯动口问,并持之以恒,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一定会培养起来。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