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学习习惯 > 正文

制订学习计划的八大基本准则

彭梓祺来源:原创

制订学习计划要科学、周密、切实可行,既讲究原则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要让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制订计划主要是针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而言的。因此,制订学习计划,必须从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入手。

学习习惯

1.考虑全面

学习计划自然要多考虑学习的具体安排,但学习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不可能除了课内学习以外,将剩余的一切时间仍然全部安排于学习。但其它活动,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会给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必须将学习与其他各项活动统筹安排,除了学习、吃饭和睡觉等项内容不可或缺外,应该把娱乐和锻炼也考虑在内,另外也别忘了给自己留一点与朋友和家人谈天的时间。总之,要使一天的活动富有变化,各有固定的时间和步骤。过一种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2.切合实际

计划反映的目标是理想,是一种可能性,其出发点应当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就是要解决当前的实际与未来理想之间的矛盾,将可能转化为现实。因此,计划既不能高于现实,又不能高不可攀。不少同学在制订计划时劲头很足,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因要求过高而无法实施,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那么,什么是实际情况,怎样才能切合实际呢,一般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明确自己的学习水平,确定计划学习的起点;

明确可支配的时问,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

明确学习任务,确定每天具体的学习安排;

另外,还应考虑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情况,使自己的学习计划能与教学进度相配合,这样才不会使个人的计划与学校的安排发生冲突,从而促进在校的新课学习。

3.突出重点

制订计划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学习必须有重点。应该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内容。每个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弱科,有的感到外语较难,有的觉得数学问题较多,制订计划时就应该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

另外,有些学习优秀的同学,因为要参加学科竞赛或希望发展某些方面的特长,在课余时间里还需要安排一些提高性的学习。那么对于这些优秀同学,课余提高性的学习内容也就成了他们学习计划中某一阶段的学习重点。

重点确定以后,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将重点内容再细分为几个专题,在兼顾其他学科学习的同时,集中一个月或几周的课余时间去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以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种各个击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计划学习方式,无论对于补差还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具有灵活性

计划安排一般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和量化指标,以便于执行和检查;同时也不能过于呆板,以防没有任何灵活变通。一方面要紧凑,不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不能好高骛远。排得过满、过紧,而要留有余地,排出机动时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和保险系数,以便于应付突发情况。

不过,虽说计划要有灵活性,但原则上必须采取不能变更的态度。因为要想养成习惯,原则上就不能有例外的事情。如果总有例外,那是不可能养成习惯的。正确的态度是:先订出不超过实际的计划,计划一旦订立,就尽量不变更。

5.突出科学性

脑体结合,文理交替。这是学习内容在计划安排上的一个基本准则。“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要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的活动,而应该像学校的课时安排一样,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比较长时间学习以后,应当去锻炼或娱乐一会儿,然后再回来学习。计划中对学习科目的安排,要注意文理科文替,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同时,要掌握自己的生物节律,计划中的学习和娱乐活动时间应根据自己一天的智力活动节律合理地设计与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计划学习的效率。

6.长计划和短安排相结合

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的安排;短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科学研究表明:将目标和任务明细化,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这就是长计划要和短安排相结合的原因。

7.根据不同学科制订不同计划

各门学科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因科制宜”,制订不同学科的学习计划,才能各个击破。有些同学面对众多学科了无头绪,碰碰这科,又摸摸那科,分不清主次轻重,更不会根据自己各学科的强弱情况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从而使学习陷入无效和无序状态。因此,在制订分科学习计划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各学科进度及特点,制订全学期学习的总目标和时间安排。

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学科情况,制定各科学习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

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例如中学的语文和数学。因为学好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8.既有重点,又不偏科

学科的重点指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学科,如中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二是在某一学习阶段,主要学科中学得比较差的学科;三是某一学习阶段,非主要学科中学得比较差的学科。

防止偏科是因为各门功课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偏废了哪一学科都必然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不偏科绝不是说要平均使用学习时间和精力,而是在总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的学科上,特别是用在主要学科中的薄弱部分上;另一方面也应抽出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学科上。要从各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使各学科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延伸阅读:

制订学习计划的具体要求

如何灵活应变 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制定中考复习计划应注意4个问题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