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导师专栏 > 正文

戒网瘾专家扬博士谈网络成瘾

彭晶来源:原创

网瘾案例一 年级:高一 性别: 男   案例来源:QQ咨询

你好!我是网校分校的一名招生教师,有一个孩子现在读高一,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基础扎实,可到了高一,可能由于家庭的一些因素。父母已离婚多年,开始和父亲、后母住在一起,高中后和后母闹了点矛盾,学习成绩下降的很厉害。现在和母亲在一起住,学习成绩有所上升。但感觉挺吃力的,家长想借用网校帮助他的学习,但孩子一上电脑就控制不住自己,总是聊天,听音乐、游戏什么的。请问怎样才能能让孩子戒除网瘾利用电脑更好的学习。希望专家能一些建议,谢谢!

网瘾案例二 年级:初二 性别:男   案例来源:现场咨询

我是东北牡丹江人,现在北京工作,我是离婚家庭。孩子是男孩子,现在跟他父亲在牡丹江上学,读初二。他父亲是出租司机,平时根本不管孩子。孩子的学习只能由我来遥控。每周把他找回家由姥姥看管他。最近姥姥说他经常跟一帮淘气的孩子去网吧,问他去哪里了,他还撒谎,不说实话。现在学习在班里是倒数的位置,对学习没有兴趣,只对上网络游戏感兴趣。请专家指教,怎样让孩子把对网络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对抗情绪

20152月初,CNNIC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以较为权威可信的数据说明了前一年中国网民数量的变化情况。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

截至2014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

截至2014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81.0%提升至85.8%

截至2014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

数字显示,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互联网全面进人了主流社会,可以说,我们已经处在了网络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网络相关的事物越来越多,看新闻可以登录各大门户网站,买书购物可以通过网络看货品下订单,邮寄信件不必通过邮局,用e-mail就可以传递,与远方的亲友联络不用电话用QQ,微信就可以闻其声见其人,交水电煤气电话费可以实现网上划帐而不必到银行排队,甚至亲朋好友聚餐一时拿不定主意去哪,互联网可以查到各种风昧的餐馆以供选择,网络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然而,就像有一个人们常说的比喻那样,窗户打开了,清凉的风吹进来了,可是苍蝇蚊子也跟着进来了。这就是让不少家长闻之色变的“网络成瘾”。

厌学情绪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我们沿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的观点。“网络成瘾”也称作“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网络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1)网络成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

(2)出现戒网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等不良反应。

(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5)花费大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的文件等;

(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网瘾危害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但是从上面金伯利,扬列出的七项特征看,并不是所有接触网络的人,都会发生“网络成瘾”。具备了上述一些特征,我们才能大致确定他们是属于“网络成瘾”人群。

互联网出现至今,已经和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不少人在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上网进行工作、学习,查找信息,搜集资料,传递资源,这些都是正常的网络使用者。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正常合理地使用网络,有的人就会沉迷网络或是有成瘾倾向呢?

叛逆行为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

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的影响下,生活方式和心理上必然发生变化。网瘾群体中13一17岁的青少年网民,尤其是中学生网民当中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处于13一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

网吧的吸引。2006年3月披露的黑龙江佳木斯市的惊天血案再次与网吧扯上关系,被害的少年中有人就是因为上网吧而遇害。这个事件再次凸现了政府部门对网吧这类文化场所的管理问题。尽管明文规定网吧不许未成年人进入,但是一些唯利是图的网吧经营者还是用尽伎俩刻意招揽未成人到网吧来。还有一些网吧就设在学校附近,使得本来自控能力就差的青少年很容易在网吧流连忘返。

网络游戏的粘性设计。所谓粘性就是指在网络游戏中出现的随着人们上网熟练程度的提高,上网时间的增长现象。网络游戏的开发商为了使自己的游戏好卖,在粘性设计上费尽心思。有的游戏设计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玩家要不断积累游戏经验并升级。各玩家之间逐渐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不同的玩家扮演不同的角色,某些行动只有联合特定的玩家才能完成。只要玩家的朋友(现实的或虚拟的》还留在游戏中,他们就会继续玩同一款游戏。此外,游戏运营商不时添加新的地图、角色、武器或其他道具来创造一个动态的游戏环境。玩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成新的技能,以继续游戏或者升级。以一款网络游戏为例,一个初学者如果要“修炼”,到40级以上级别(共50级》,即便一天24小时全用上〔包含外挂时间),也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还不包括大量的金钱和虚拟情感的投入。

心理压力

不良网页的诱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普通网络用户对资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不法制造者、传播者提供了更为先进的传播手段与渠道。网上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有害信息,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而且腐蚀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引发了诸多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目前,互联网上仅色情网页已经超过3.8亿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威胁极大。

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智择优教育对19427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网络成瘾的孩子多性格叛逆,有孤独感、性格自闭、离家出走倾向、自杀倾向、暴力倾向,或被其他同学孤立等经历。大多数的孩子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父母对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并不了解;有的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们转而利用网络的交际功能,从中寻找温暖,也易因此沉迷于网络。

另外在很多患网瘾孩子的治疗中,存在一种“假网瘾,的现象。不少孩子并不是真正迷恋上网,症结往往是亲子沟通出现障碍。

独生子女的孤独,缺少玩伴。上海曾经搞过一个“离网离视周”活动,让24名独生子女不看电视不上网一周,结果就有孩子发出了“明天该怎么过呀!’的感叹。从小孩子的业余时间被弹钢琴、阅读、画画这些个体的学习和活动占据,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游戏,使我们的孩子不知道除了看电视和上网还该怎么打发这些课余的时间。

逃避现实,宣泄压力的途径。目前的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使得中小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之下,还要担负一定的思想压力,这种状况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网络就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曾经有个喜欢上网聊天的中学生在论坛上说:“说老实话,我们没有兄弟姐妹,要经常上网络聊聊天,发泄一下不正常的情绪,进行空中加油、治疗,才有可能坚持不懈战斗到拿大学通知书的时候。”

自控能力


三、怎样预防和摆脱网络成瘾。

现在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的部门、组织和个人在开展一些活动采取一些措施帮助青少年预防和摆脱网络成瘾。这非常有助于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能单纯地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专家和学校老师的身上,家庭才是帮助孩子预防和戒除网瘾的主要阵地。

家长要学习网络知识,要对网络有正确认识。现在不少家长是“谈网色变”,对孩子上网的问题存在过度焦虑的心理。其实,家长“大惊失色”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网络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只能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学习网络知识,理解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增强与孩子间的理解和沟通,才不至于落伍。另一方面,家长学习网络知识,了解了网络,对网络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孩子上网活动中起监护和引导作用,有的放矢地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和规则。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比较难以抗拒网络的吸引。建议家长事先跟孩子制订一个上网协议,商定好可以浏览哪些网站、上网时可以做哪些事、哪些时间可以上网、可以上网多久。让孩子知道上网是一项特权而好好珍惜上网时间。另外家长最好把电脑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家庭的公共区域而不是孩子的房间,让家长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在网络上活动。

必要时远离网络。有些人属于“成瘾人格”,容易对某一类事物产生过度迷恋。成瘾人格形成有很多原因,有生理的因素在里面,还有后天的引导。如果孩子属于这种情况,那就一定要坚决地远离网络。

由于网络成瘾的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心理、身体都出现了向题。这些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对于网瘾严重的孩子可送相关特训机构。面对孩子出现的厌学心理,叛逆性格,游戏成瘾,家长们错误认为是孩子自身原因,其实这都是家庭教育问题, 为了满足更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智择优教育择校平台免费为家长服务,家长可以在线提交“家长求助”表单,由国家二级心理专家杨达老师一对一分析孩子的情况,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并根据情况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推荐就学。

伸阅读:【视频】中央美院获奖动画片《低头人生》描绘低头族手机成瘾危害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