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现在的学生生活能力太差,许多小学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教学生穿衣服、系鞋带之类的活动。论者赞扬这是德育领域的新开拓,家长则称颂这是育人成才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鉴于许多学生日趋厌学,有大批的家长自愿或被迫地变成了老师的“助教”,听写生字,背诵课文,监督作业,签字画押,忙个不亦乐乎。都以为这是家长主动介人学校教育,形势大好。教师则对家长的热心配合表示感谢。
教孩子穿衣服、系鞋带,本是家长份内的事,听写生字、默写课文乃是教师的职责。现在双方都把自己的若干任务谦逊地让给对方,而腾出手来去到对方的职责范围内“开拓新领域”。这真所谓“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
双方同时越位,责任在谁?老师们可能会说,学校教孩子穿衣服、系鞋带完全是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家长也可以说给孩子听写生字是被迫的,不按老师说的办,孩子受委屈。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在于双方对各自的职责都不怎么了然。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什么是配合对方的行动,都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失职还是越权都不奇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密切相关,但不是一码事,各有各的特殊规律,各有各的侧重点,不可混为一谈。例如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培养,就应该是家教的重点。不克服孩子任性、懒惰、追求享乐、怕苦怕累等性格弱点,却拼命搞听写默写,不琢磨怎样做合格的父母,却急于扮演“二老师”,其结果必然是给老师帮了小忙添了大乱。学校拉家长当“助教”,则是妨碍了家庭教育,模糊了家教的重点,做了错误的导向,最终是拆学校自己的台,都是短期行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老师和家长先各自搞清自己的职责是正经,搞好本职工作是正经。而搞好了本职工作,也就给对方的工作创造了最佳环境,这是最好的互助。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
青岛胶南青少年励志学校(专业全寄宿封闭学校)
郑娟
-
学会倾听,快乐亲子沟通
智优小编
-
孩子叛逆怎么办,4招帮你解决
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