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希望学校多增加创新创客课程,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月29日,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年仅13岁的深圳实验学校初二学生柳博这段话再次引起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热议,而父母轻视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近年来,关于中国教育的讨论与议论非常多,其中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热门话题。创新能力,指孩子在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更通俗的说,就是指孩子在完全某项任务时,能否独辟蹊径,走常人未曾走过的路,创造出常人未曾想出来的方法。
在当前的着整个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季度缺乏的。中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去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是父母及学校对他们的唯一期望。在繁重的课业活动之余,他们根本没有精力与兴趣去进行创新型活动。但是,作为教育活动重要环节的家庭教育,不应该眼看着孩子只沉迷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不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与智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根据科学的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的智商都较高,他们能够在上课与考试中.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但是到了做研究或者办产业时,中国学生便暴露出了创新能力总体不足的缺陷。因此,许多孩子在学校拥有优异的成绩,但是到了社会上,却不一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工作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最位居世界首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我国的SCI论文数已居世界前八名,但其中原始创新的极少。我国的发明专利就更少,而所拥有的高新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几乎是空白。因此,从小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他们担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