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次外出,一天开学,一天来到新的学校,家长多半是忧心忡仲。孩子在墙里哭,家长在墙外哭,家长的分离焦虑甚至比孩子还要重,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家长的消极情绪会直接感染孩子,弱化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而家长的洒脱与平和,则会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焦虑。事实说明,家长积极让孩子主动去适应环境,有利于帮助孩子克服适应困难。
无数事实说明,孩子的适应性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适应能力强的,多是接受积极的教育,例如:注重培养独立性,注重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放开手让孩子去经风雨、见世面、吃苦等等。而适应能力差的,多是接受消极的教育,例如:过度保护,过度照顾,过于娇惯,封闭式养育等。孩子从小接受积极的教育,身心必然向强的方向发展,适应的潜能就自然地发展起来。而从小接受消极的教育,犹如温室里培养花朵,适应的潜能不需接受挑战,自然就萎缩了。可见,培养适应能力的关键是实施积极的家庭教育,而改变消极的家庭教育。
智择优心理专家孟老师建议: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不论是对于孩子适应新的学校、同学和环境,还是日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孩子必须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因此,孩子不可能永远躲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总是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总是要接触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就很关键了。不要舍不得孩子吃苦,要知道,吃苦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重要教育。放开手,让孩子独自体验艰苦,独立克服困难,这并不是家长苛刻,反而是对最正确的爱。
智择优编者按:
适应能力是决定孩子人际关系、合作能力等的重要因素,家长要积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变保护为独立,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这些都是对孩子有利的。我们的孩子在家受尽宠爱,在外遇到困难怎么能不退缩呢?甚至养成花钱无节制,不知体谅父母,感恩家庭的坏毛病,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中考已经结束,初升高的孩子不仅憧憬新学期,也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环境、陌生的同学、与初中无法相比的学习量,这些都让孩子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在这个暑假抓紧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体验式夏令营,在陌生的环境里接受各种挑战,军事训练,野外生存,生活体验,培养孩子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在新学期到来之前改掉花钱无节制、不懂体谅父母的坏习惯。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