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导师专栏 > 正文

别给你的打骂教育冠上爱的名义

李姣来源:原创

一个正常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管理,而你却常常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打骂孩子还要美其名曰,我爱你呀。

他们奉行打骂教育

昨天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探讨孩子暑假喜欢上网要如何进行教育,文章写得很好,观点很新颖,翻到评论页的时候却看到一位读者留言,“哪有那么麻烦,打一顿就好了”。

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网络上,还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有一个表弟,舅妈去世后他就有了个后妈,外婆说到他就掉泪,因为他在家里挨打。有一次舅妈说她包里少了一百块钱,舅舅就把表弟拎起来揍了一顿,结果当天晚上舅妈突然想起来打麻将的时候牌友借走了。

虽然西方的教育理念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可是传统的教育说辞依然没有消散,比如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比如说不打不成才。

有多少打骂被冠以“爱”的借口

总有家长打着“我是为了你好”、“打骂是关心、是爱”的理由对孩子行着家暴的事实,将心比心,如果我给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因为我爱你就忍不住打你,你会接受吗?

中国人讲究因果报应,不知道你在挥下魔掌,说出如刀的言语,在孩子心理刻上一道道伤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可能他们也会将这种爱还给你?

曾经听一个老师讲课,提到一个观点,家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是的,家里有时候确实不能讲理,可是这不代表你就可以打着爱的名义肆意去伤害孩子。

亲爱的家长,如果你给孩子的爱是呵斥,是打骂,是指责,是批评,你可知道多少个夜里他们暗暗希望过,如果不做你们的孩子就好了?这样的爱他们承受不起,却不得不接受,打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孩子的心理偏差。打骂会引起孩子哪些心理偏差

爱,从来不少情绪失控的理由

在朋友圈泛滥的心灵鸡汤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爱的人面前,才会刻薄,换句话说,就是打是亲骂是爱。

我只想说这鸡汤有毒!只有有受虐倾向的人才会自我催眠接受这种观点吧,而一个在爱的人面前都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毫无顾忌的去伤害别人的人,绝对是情商低的表现。

同样的道理,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动辄开展打骂教育也是情商低!

因为情商低,所以不懂得情绪管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最先做的事是自我情绪的宣泄,而不是去解决事情本身;因为情商低,所以不懂得体谅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先去关注孩子的感受,而是指责;因为情商低,才会觉得心态不够成熟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包裹在打骂背后的森森的“爱”。

作为一个从孩子长大的成年人,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经历过你打骂洗礼过后的孩子,最先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害怕,是恐惧,是想逃离家庭的执念,这也是为什么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出线的源头。

爱,从来不是情绪失控的理由,不要把你的个人情绪宣泄抬升到爱的高度,那是在亵渎爱。想要做好一个合格的父母,请先做好个人情绪管理好吗?

延伸阅读:

停下来,你的打骂教育只会害了孩子

将打骂孩子转变为不打不骂的教育方式

打骂教育最好的替代方式:赞扬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