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栏
-
两会政协委员巩汉林提案关注校园暴力 未成年人令人发指
校园暴力绝非一个新鲜的话题,每次提起都会让人心痛不已。两会政协委员巩汉林提案关注校园暴力“为此提案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月。”巩汉林说,自己一上网,就能看到(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特别是点击校园暴力就会有6千多条,什么样的都有,最可怕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
-
青春期的孤独:父母不用过于担忧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在他们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他们觉得很少有人能理解他们,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该和谁交谈。难怪进入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的少男少女总要
-
我国在进行网络成瘾矫治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孩子一旦网络成瘾就要慎重选择矫治机构,并配合治疗。采用错误的方法戒除网瘾,孩子迫于高压可能一时不再上网,但并未真正解决,同时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受到更大的伤害。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治疗心理疾病可能比治疗生理疾病更复杂,时间相对更长,如果不改善致瘾的环境条件还容易复发。
-
未成年人为何喜欢网络音乐?
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普遍喜欢听网络音乐,在他们应用的网络功能排序中,网络音乐仅排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视频之后,网络音乐是众多网络功能中非常受未成年人欢迎的一项功能。
-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并对待青春期孩子的嫉妒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喜欢与他人作比较。当他们发现自己在才能、体貌或家庭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羡慕、崇拜、奋力追赶的心情,这可以说是上进心的表现。但有时候他们也会产生羞愧、消沉、怨恨等不愉快的情绪,这就是人的嫉妒心理的表现。
-
孩子自卑怎么办:家长要学会多肯定孩子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越来越关心自我,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常常很自然地拿自己与周围的人比较,很想肯定自己,处处能赶超别人,使别人能对自己刮目相看。正是在这种人与人的比较中,个人很容易判断出自己与别人的上下高低。这虽然有着促人奋进的积极一面,但由于青少年容易情绪化,看事物常常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较中感到自己与别人距离过大。或是比较后通
-
戒网瘾专家:八成“网瘾”非真瘾
发现孩子每天都玩网络游戏,每天都要上网两三个小时,很多父母就觉得孩子染上了“网瘾”。表面上看,根据相关“网瘾”的判断标准可以发现孩子像是染上了“网瘾”,但是孟老师表示,八成孩子“网瘾”并非真瘾。
-
小心孩子加入“网婚”行列 初二女儿网婚互称夫妻生孩子
周先生的女儿才上初二,她和家长之间有严重的代沟,每天放学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上网聊天。有一次周先生给她送水果时无意中发现,她和一个网友互称夫妻,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房子、家具,还生了个孩子,养了宠物。
-
青春期的孩子患上神经焦虑 有办法自我调节吗?
一位中学生向医生诉说近来总是心烦意乱,有一种莫明其妙的紧张感,使他坐立不安,胡思乱想,并伴有头痛、失眠、多汗、心悸等现象。这种情绪赶也赶不走,理又理不清,越想越烦躁,,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
-
权威调查:黄色信息成瘾 46%的孩子光顾过色情网站
黄色信息是诱人的,许多成年人在黄色信息面前都难以自制,甚至上黄色网站成瘾,更何况懵懂无知、情窦初开的青少年呢?智择优戒网瘾专家说,在一些黄色网站里充斥着性挑逗、性心理、性技巧、性爱宝典、一夜情、一夜性等词汇,其目的就是引诱网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