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栏
-
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呢?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这样让孩子长在蜜罐里,一味地依赖家长,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那么,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呢?
-
教育专家解析:孩子上课不善提问导致的心理障碍
升入高中以来,每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别的同学一有问题就马上提问,课下也是有问题就问,可梁树就总是默默地学习,从来没有问过老师,也没有问过同学。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父母。自从上小学以来,梁树就是不善提问,父母也多次告诉他不懂就问。可是这个情况持续到现在,还是没有一点改观。
-
低声教育孩子的三大好处
什么是低声教育?低声教育实际就是家长的教养态度。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声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实在让人生气。”看来,如何有效管教孩子,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
-
父亲怒收键盘孩子产生报复心理 家长需反省
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成功欲望特别强烈,因为他们承载着父母太多的期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太大的期望,这种过分的爱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这个时代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
高考前的孩子4.5%有严重心理问题 家长需引起重视
应试教育加大了孩子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
为什么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紧张情绪
青少年容易在陌生人、异性、领导面前产生紧张情绪。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是人的本性,是每个人内在具有的,从刚出生的小孩亲近母亲而见了陌生人会啼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
批评孩子 不妨换一种方式
在焦点小组访谈期间,青少年还指出,每当父母揭他们过去的老底或者批评现在的行为时,亲子情感纽带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父母经常说他们会原谅的,但似乎总会忘记。
-
接受孩子内心的感受 父母真正做到了吗?
许多青少年指出,“被倾听”对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大有好处。父母也指出了一点不同,他们都说第一次有这样的认识:理解感受是一种二者择其一的观点,换句话说,他们是做不到既不理解孩子又能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的。
-
与孩子重建良好的亲子沟通和关系 从哪里开始?
父母必须通过与孩子保持“硬的”和“软的”两个方面的平衡来维持其权威。在硬的一面,他们必须有效地、一以贯之地坚决执行规则和惩罚措施,制止5张“A”,并控制冲突的情绪和方向。然而,父母还必须在彼此之间以及与孩子之间表现出理解和关心,让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感觉,创造与孩子共处的时光以促进积极的亲子互动。
-
13岁的儿子经常突然冲动暴躁难以沟通 家长应怎么做?
贾森今年13岁,他的父母抱怨说虽然他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在家也能遵守规则,但却会突然变得情绪激动、愤怒和难以沟通。当贾森从学校回家时,他会径直走进他的房间并把门关上。不管父亲或母亲问他白天情况何,他都会回答说“我不知道”或者“还可以”。贾森还拒绝与父母一起外出旅行,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单独一个人,或者在邻居家与几个好朋友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