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栏
-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
男女儿童的智力有差异吗?
人们看到科学家、发明家中,男性占有绝对的优势,往往以为男孩的智力一定比女孩好。其实不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女儿童的智力在总体上相同,不存在谁好谁差、谁高谁低的问题。
-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对吗?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要求过严,要求孩子“十全十美”。这是一种错误的“完美主义”教育,其结果往往走向家长愿望的反面,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
-
好家长必备4个条件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好孩子”,但却并非都能如愿,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家长的自身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
转变家教观念:将减负进行到底
切实减负是保障孩子心理健康,使孩子远离厌学情绪的关健。对家长来说,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跟督促孩子用功学习同等重要。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错位会有什么后果?
鉴于现在的学生生活能力太差,许多小学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教学生穿衣服、系鞋带之类的活动。论者赞扬这是德育领域的新开拓,家长则称颂这是育人成才的明智之举。
-
家长签字的利与弊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有些人不管拥有多么小的权力,都能把这权力的使用价值扩展到最大限度。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如此巧用职权的现象现在已普及到各行各业。不幸的是,教育界这一方净土也难逃污染,例如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就巳经成为热门话题。我现在来说另一个,家长签字问题。
-
问题青少年要求重新获得权力 父母应该怎么做?
当父母负起责任以后,孩子通常会强有力地要求重新获得刚刚失去的权力,他们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无论在频率还是强度方面增加最极端的、最具破坏性的行为(如自杀威胁、暴力、离家出走),目的在于挫败、胁迫或削弱父母而使事情回到原来的状况。
-
父母压制问题青少年的5张“A”
问题青少年似乎总是拥有战胜父母的神奇能力,他们所使用的是5张“A”:离家出走、逃学/学校表现差、对人无礼、自杀威胁或自杀行为、暴力威胁或暴力行为。这些“A”必须加以压制,就是说,对极端行为的惩罚必须严厉到他们宁愿放弃这样的极端行为而不愿接受惩罚。
-
问题青少年会一直保持好的变化还是故态复萌呢?
当咨询师预言故态复萌以后,青少年要么就保持行为上的变化要么便如预言的那样故态复萌。如果孩子不再故态复萌,那么咨询师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然而,如果孩子真的故态复萌,父母就必须再次承担起对问题的责任,并重新回到以前的一些步骤,这通常是作几个步骤的调整,而不是大的改变,更不是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