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栏
-
家校合作 让孩子不再厌学
当父母与校方商谈时,孩子必须等在外面,父母把写好的计划交给每一位在场的任课老师和教导处老师。如果让孩子看到父母与校方的意见不一致只会为他提供打败父母的枪支弹药。在讨论完了细节问题以后,再把孩子叫进房间。由父母向孩子宣读协议,解释每个人的角色,概述如何对他的行为进行监控。
-
家长陪读 善用自我意识阻止孩子逃学
如果做得好的话,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就是父母一方陪着孩子去上课。在生命发展的这个阶段,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很“酷”,他们绝对不喜欢妈妈或爸爸每节课跟在后面坐在身边——尤其是妈妈蓬头垢面、爸爸粗鲁不堪地到学校来。
-
如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让孩子跟着父母上班或让他穿得像个“傻瓜”
青少年时期,孩子对自己的外表是非常在意的,因此,他宁可决定去上学而不愿整天穿得像个“傻瓜”。
-
孩子不想上学 父母应及时执行家内惩罚计划
家内惩罚可运用于以下行为:1.逃学;2.不做或没有完成每日进步报告;3.不做家庭作业;4.在学校里的行为问题。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在书面协议里界定清楚,而且必须预先确定惩罚措施。
-
孩子厌学情绪强烈 无法改变怎么办?
一个在正规的学校环境里不能改变其行为的孩子,是不可能在家庭学校环境里奇迹般地改变的。在经过了最初的蜜月期以后,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为糟糕的行为,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更多的时间,并经常处于非监管状态。一旦尝到了如此自由的滋味,要想再让他进入公立学校几乎已不可能了。
-
预测孩子故态复萌是防止孩子反复离家出走的必需
预测故态复萌是思考孩子何时处理离家出走和其他极端行为的最重要策略之一。然而,许多咨询师和父母没有认识到故态复萌是正常的,也是可以预料的。
-
尽可能地建立起父母与孩子双方的信任
信任是所有关系的奠基石。因此,如果青少年感到没有建立信任的机会,就会失去改善其行为的希望,结果,就不会努力地去寻求改变。然而,信任对父母自身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以前经历了太多次“伤害”,所以,要他们放松警惕再试一次会令他们颇为踌躇。
-
多用积极鼓励 别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改变无用
一旦孩子停止或者减少离家出走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找到积极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欣赏他为改善其行为而做出的努力。通常情况下,即使青少年努力出色想做得更好,但是得到的依然是批评或者其他负面的谴责。如果那样的话,家庭环境就会变得非常恶劣,青少年也就不再努力。
-
对问题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安全落脚点“下毒”
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通常是因为有一个或几个“安全的落脚点”。父母必须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想方设法找到这些“安全落脚点”,并对其“下毒”而使孩子不再受欢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父母有许多种选择。
-
孩子离家出走回家后 静坐比责骂更有效
甘地策略成功地使用在长期离家出走或暴力威胁和暴力行为的孩子身上。本策略借用印度总理甘地著名的非暴力抵抗倡导,因为父母答应非暴力地陪伴他们的孩子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