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位父母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还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有些事背着自己,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自己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他们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
这样的父母,习惯了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他们有的人因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竟千方百计地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当作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拿去指责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也是有迹可循的。婴幼儿时期,孩子一切依赖父母,少年时期孩子也许仍把父母当作学习、模仿的一榜样。但是,进人青春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成人意识的出现,他们要在更广的范围内接触社会和人生,此时,人的隐私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时,父母应当高兴才对。但是,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借口拒绝父母管教、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对于怎样尊重孩子的隐私?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要有正确的态度。
要知道孩子心中秘密的存在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父母应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认真、仔细地时待这些问题。父母不要乱翻孩子的东西,不要看孩子的日记等。有的秘密或许只能孩子自己一人知道,就让这一份秘密理藏在孩子的心中吧,让它成为永恒。如果什么都想知道,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不知道。
2、要注意引导方法。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才能,允许自由选择,不必多加干步。要努力创造一些条件,发展和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减少神秘感,培养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孩子有小秘密,父母要引导,告诉孩子那些是隐私,那些是需要让父母知道的。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这种沟通不是父母和子女间遮遮掩掩的交流,而应是热诚的平等交流。
3、和孩子做朋友。
平等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袒露心扉。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