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行为习惯 > 正文

家长“贴标签”会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

黄松来源:原创

现代社会的人都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以此来记忆某些人或事。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孩子一次不想上学,就贴上“赖学鬼”的标签;考一次最后一名,就永远都是“笨蛋”;做作业少写一个小数点,就是“粗心鬼”等等……甚至有些人直到成年,都撕不下幼时曾经贴上的标签,最终变成心理上的一个沉重负担。

未标题-2.jpg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曾有过这种遭遇,然而成年后,还是会在无意中给孩子“贴标签”。这种做法带来的伤害其实很明显。比如,孩子因粗心做错了题,若总是在孩子的耳边提醒他的粗心大意,那么在孩子心里会形成一种“我本来就粗心”的错误想法,这样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错误习惯,还会误导孩子。建议家长不要总说孩子粗心!不妨就事论事地跟孩子一起讨论原因何在,尽量不用“粗心”等下结论、贴标签的字眼,从而淡化他的粗心,然后积极关注他细心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表扬肯定,强化他的细心,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改掉粗心的毛病。

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正面积极的方法比负面消极的方法有效得多,多用鼓励,少一点指责,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青少年行为问题是转移家庭其他问题的表现

初二男孩子行为叛逆案例分析

【视频】如何认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