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一样的孩子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
问题青少年会一直保持好的变化还是故态复萌呢?
当咨询师预言故态复萌以后,青少年要么就保持行为上的变化要么便如预言的那样故态复萌。如果孩子不再故态复萌,那么咨询师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然而,如果孩子真的故态复萌,父母就必须再次承担起对问题的责任,并重新回到以前的一些步骤,这通常是作几个步骤的调整,而不是大的改变,更不是从头开始。
-
预言孩子行为问题故态复萌有什么作用?
当其他家庭问题出现或事情进展得过于顺利,故态复萌的危险就会增加,因为家庭结构和互动方式的新变化必然会导致正常的焦虑和紧张。即使家庭成员在理性上接受新的方式是比较好的,但在情感上依然会应用老的互动方式,不管老的方式看起来是多么地混乱无序,它至少是熟悉且可以预期的。
-
心理咨询师及时地回访对青少年行为问题反复的可能性同样重要
跟踪随访对整个治疗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跟踪随访的话,青少年及其家庭只能达到“初级改变”不能达到“次级改变”,就是说孩子和父母可能会解决现存的问题(“初级改变”),而不能改变“帮助”问题继续产生的结构或社会环境(“次级改变”)。
-
对孩子说话 多从教育角度出发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有自然语言和教育语言两种,应该尽量减少自然语言的比例,增加教育语言的比例。
-
青少年问题行为开始改善也就是其他家庭问题逐渐表面化的时候
如果青少年的功能开始得以改善,关注的焦点可以转移到家庭里其他更具威胁的问题上,诸如婚姻冲突、抑郁、酗酒、吸毒等。在这之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问题上,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其他问题就会冒出来。
-
青少年极端行为得到改善后 父母该做些什么?
当青少年的“A”被压制,并有外界合作力量介入的时候,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开始在较为持久的意义上得到改善。接着通常会出现一段平静时期,因为沟通不再呈现出负面的亲子互动。在这个时侯许多家庭就会宣布治疗已经成功,并希望结束治疗。
-
拯救问题青少年:父母可尝试与外界合作
当咨询师与父母一起解决青少年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更大的环境系统的影响,问题青少年通常会与青少年司法机构、学校辅导老师以及其他心理健康照顾者等有关系。其结果是,咨询师一方面必须成为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调解人,另一方面还要成为青少年与其他系统的调解人,以加强各方的配合与协作。
-
孩子为什么对学习不上心?
“孩子为什么不知道着急”,显然包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应该着急,不着急是一种错误。谁规定的孩子必须“着急”呢?
-
父母再婚初中子女反感该怎么沟通?
“夫妻一方或双方都是再婚、双方都有孩子或者一方有孩子,就有了所谓的“后爸、后妈”,与普通家庭相比,相处中的问题自然多一些,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如果重组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会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也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多的困难。从一些统计资料看,相当一部分犯罪青少年都有父母离异的背景。重组家庭的孩子与继父或继母,合则双美,不合
-
听话!听话?为什么说孩子太乖也不好
教育孩子听话成为家长的责任。不错,一个“听话”的孩子,看起来是那么令人满意,他听大人的话,不打架,不惹事生非,把成绩看得同生命一样重要;他听老师的话,上课专心,作业认真,不管量多少,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其实,这种“听话”教育观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