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
-
【视频】解读董进宇博士的亲子关系模型
感觉用“解读董进宇的亲子关系模型”这个题目显得很正式,看起来好像是我对他的教育理念做了多深的研究似的,事实上也不是如此,只是我觉得董博士的思想是靠谱的,所以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中国家庭教育这个领域中,董进宇博士算是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专家之一,他所创办的“博瑞智教育集团”也是在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特别
-
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长需要和孩子好好“聊聊”
青春期是一条分割线,左边是尚未褪去的童稚,右边是日益面对的各种挑战和烦恼。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之后,站在了人生节点上。孩子有烦恼,有疑惑,有不解,就很容易走进误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有些话,父母不跟他说,没有人会跟他说。做父母的好好工作,做孩子的好好念书,谁都希望不为谁操心。可下面的问题,家长必须跟孩子聊一聊。 定位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
-
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妈妈必看)
孩子对父母是依赖还是排斥,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待和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平静温和还是易怒急躁。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大多数妈妈却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了老师的身上。无论学校和老师多么的重要,都无法替代妈妈,老师要管理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很难达到细微的程度。所以,与其希望孩子遇到好的老
-
我们欠孩子一堂爱情课
昨天是七夕。还记得,小编大学的时候,学校开了一门课程叫做“婚姻与家庭”,结果报这门课的人大爆满,想修还得抽签。想起前阵子看到的初中小情侣相约自杀、初中女生怀孕自杀等新闻,我不禁想:这样的“爱情课”开在大学未免太晚,从小学就要开始了吧? 爱情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但是中国的父母和师长却很避讳谈起这个话题。老实说,这个课题恐怕摸索一生都
-
半条毯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男人的母亲在他完成学业之后没多久就因病过世了,家里只剩下他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还要承担着不少的债务,生活压力太大。他还没有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还挣不到很多的钱,于是他的老父亲也不得不拖着并不健康的身体外出打零工赚点钱贴补家用,日子过得很苦。 那时候他们的父子感情很好。后来,男人终于找到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还清了母亲治病
-
买点儿教育孩子的时间
小编曾经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很普通寻常,却令人深思。在一所私立幼儿园里,幼儿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很苦恼一件事——孩子放学后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们经常迟到。如果家长们迟到,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学校就要安排老师来看护。碰到一些迟到一两小时的家长,老师们很无奈,毕竟老师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 为了督促家长们按时接孩子,也顺便解决
-
家庭教育:学习狐狸的教子艺术
管教孩子,家长们普遍都有一个特别的难处,那就是一旦失败了就永远失败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管孩子不能像做其他事情一样,做得不成功就能再来一回。很显然的是,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模板在那里,但别人的管理方法是可以借鉴了。今天,小编想要和家长们分享一只狐狸。 众所周知,狐狸是一种生性狡猾的动物,名
-
寓教于玩,让孩子乐在其中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为孩子的学习而头痛不已。孩子上课不专心,考试成绩上不去,在家也不好好学习,总想着玩。家长的心理,孩子玩归玩,学归学,玩就不是学习,学习就不是玩,玩和学根本就是两码事啊。 玩,是一个多义词,有玩耍的意义,还有研习的意义。司机,会戏称自己是“玩盘子”的;军人,戏称自己是“玩枪”的;还有,常有人说那人是玩电脑的、玩狗
-
亲子沟通:共同学习快乐无穷
小明一家都是学生:小明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他的爸爸妈妈现在都在攻读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学生之家”。因此,他们一家人经常互相学习,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有调查,当前的家庭大多是“逼子成才”,家长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而不要求自己天天向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把爱和希望统统都放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不能让孩子
-
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现在这个时代出生的的孩子,是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一代。父母们在外打拼,只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 物质需求 和生活条件。孩子们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过着吃喝不愁的日子。而家长对孩子唯只有唯一的要求,那就是:好好读书。然而大多数孩子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读书,为家长读书?为文凭读书?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多孩子带着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