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兴趣培养 > 正文

培养孩子超常思维能力 家长要注意引导

彭梓祺来源:原创

引导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大多数低年级的小学生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无法思维。例如,算算术题要借助手指、小棒等。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关键就是让孩子抛开形象,用语言、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思维。培养孩子较强的思维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理解概念入手。

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形象、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前人的思维加工抽象出来的。因此,要想让孩子懂得概念的内容、概念的形成过程,若通过讲解几个典型概念的内容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方式,孩子就会很快懂得该怎样去理解概念,掌握和应用概念了。例如,有个孩子对“真理”这个抽象性较高的概念不理解,她的母亲是这样讲解的:

母亲:“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孩子:“是女孩。”

母亲:“小刚说你是男孩,他说得对吗?”

孩子:“不对。”

母亲:“小兵说你是女孩,他说得对吗?”

孩子:“对!”

母亲:“对了,小兵说的话就是‘真理’。”

孩子:“妈妈,难道说对的话就是真理吗?”

母亲:“差不多。‘真理’就是指与事实相符合的话。”

孩子:“妈妈是外婆的女儿。这句话是‘真理’吧?”

母亲:“对,你说的是‘真理’。”

母亲又问:“太阳每天早晨出来,晚上落下。这句话是‘真理’吗?”

孩子:“是。”

母亲:“为什么?”

孩子:“因为事实就是这样,谁都知道。”

这位母亲通过十几分钟的对话,就让一个9岁的孩子懂得了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不仅如此,这个孩子经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后,就慢慢地会自己试着理解概念的内涵了。这样就把揭示性讲解变成了孩子的证明性问答。例如,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来问母亲一个成语的含义。

孩子:“妈妈,我们今天学了‘盲人摸象’的成语,‘盲人摸象’的意思是不是只懂得一点,而不知道很多呀?”

母亲:“对。这个成语就是说盲人只能摸到象的一部分,以此来说明对整个大象的理解。如果你只看到妈妈的手,能说妈妈是手吗?”

孩子:“不能。”

母亲:“那应该怎么说?”

孩子:“应该说妈妈有手。”

母亲:“这就对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给孩子“设疑”改变他们的思维

思维心理学中有一条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孩子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对许多事物感兴趣,但是大多孩子对学习却没有兴趣。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就需要用“设疑”的方法,给孩子提出问题,让他解答。

例如,有个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每天让孩子做一道思维训练题,而几一天比一天难。刚开始时,孩子对许多难题解决不了,家长也不急,做不出的就留着,再接着出新题。当一道题解出来后,家长就拿出以前没做出的题。有时,以前做不出的题,这回却立刻解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前没做过的难题都做出来了。孩子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明显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还专门让老师留难题做,思维能力提高很快。

要向孩子指出思考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解决问题只是实验手段的问题,提出问题则需要改变思维方法,有创造能力才行。”爱因斯坦的话,应用到孩子的学习中,可以理解为,孩子悟出解题的思路,比以后具体的解题过程更重要。因为要发现一道题的关键,不但要求孩子要记得定义、公式原理,还要求会运用。

延伸阅读:

跳出思维常规 让孩子的头脑更灵活

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