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建议,考生在最后一个月里“不要老是驱赶自己”。
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无疑会成为其压力的最大来源。专家分析,面对压力考生常常会有这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总给自己设立绝对化的且标,比如要求自己必须在最具实力的模拟考试中进入全班前5名,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一种是以偏概全,有些考生因为几个单词背不出就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有的因为两三道数学难题解不出来就说自己大脑迟钝,还有就是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完全否定自己的能力。
怎样做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呢?专家认为,首先每个考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明确自己的优劣学科和实际水平,从而定下一个适合自己的大目标——考什么样的大学,准备进入什么科系,再把它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分别突破。
其次要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和安排学习时间。比如记忆性的内容可以分成多次完成,每天晚上文理交叉复习,尽量利用多种感官学习,眼到,手到,嘴到,耳到,以提高效益。
再次,要调适心理,不要成天赶日子。考生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不妨做一做“放松练习”——闭上双眼,想象辽阔的大海边有一片柔软的沙滩,你躺在上面舒服地享受着阳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系统和肌肉的紧张。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