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前估测考题内容,其实也就是猜题。猜题对不对、好不好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猜题是懒惰的投机取巧行为,有人则持积极的支持态度。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多湖辉认为,考生考前猜题不仅有利于掌握教材的重点,整理自己的思路,矫正自己的想法,而且确实能大大提高考试成绩。
不可否认的是,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别人允许不允许,为了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考试之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猜猜题。
那么,到底应当怎样认识猜题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看猜题的动机。如果猜题的动机是为了避免艰苦的学习,则必然导致投机取巧的徽惰行为,这是违反考试初衷的。然而,如果猜题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对学科重点的判断能力,为了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建立在艰苦努力的学习和对教材的深人了解的基础上的,那么,这样的猜题值得提倡,因为它与考试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要看猜题的心理倾向。如果猜题只是指向若干具体试题,只在这些试题上下功夫,仍然是投机取巧的表现。相反,如果猜题是指向知识结构的某个方面,并在着力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公式上下功夫,这种猜题如果猜中,则是对艰苦努力学习的报偿。
再次,要看猜题的时间。如果在学习或复习之前就热衷于猜题,那无疑是一种腐蚀剂,会产生以猜题代替学习的后果,那将面临失败的命运;但如果猜题是在复习末期,是以自己的猜测作为向导以最后确定主攻对象,则可以说是必要的。
当然,如果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采取教师猜题学生照做的方法。甚至以猜题来指挥教学,那则是应当坚决予以制止和反对的。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