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学习习惯 > 正文

孩子作息不合理造成上学总迟到该怎么解决?

彭梓祺来源:原创

一天24小时,周而复始,不会因谁而多给一分,或少给一秒。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善于安排,让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不会安排时间的人,就会使自己的生活杂乱无章,使自己疲于应付,紧迫而慌张。

中考进入倒计时,张弛给自己制订了学习时间表,每天回家后,除了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还要所有科目各做5道练习题,做不完不能睡觉。其实张弛每天回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是他没放弃自己的计划,依然坚持做练习,天天要深夜才睡觉。第二天早晨起床对他来说就变得越来越痛苦了。他把每一分钟都计划好,从起床到出门原来用25分钟,现在压缩到15分钟。但是好像事情并不是都像张弛计划的那样进行的,这不早起的闹钟又响了……

闹铃响起的时候,张弛关掉,心想再睡一分钟,就这一分钟对于他都是宝贵的。结果一两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爬起来离出门还剩12分钟,怎么办?不吃饭,妈妈不干。硬抢着吃了两口,撒腿就跑。张弛开始发慌了,因为这比自己原来出来的时间晚了将近15分钟。一路上,他在心里念叨着:“要迟到了!要迟到了!要迟到了!”冲进学校,所有教室的灯都亮着。张弛放慢了脚步,像泄了气的皮球,嘟囔着:“又迟到了……”

孩子们从上学开始,就要面临一个准时到校的问题。小学生上学基本都是家长接送,孩子跟着家长走,自然就能按时到校了。孩子不用多想,因为迟到不迟到都是家长的责任,时间安排都是家长控制的。而进入中学后,绝大多数家长不再送孩子,孩子是不是能自己安排好时间,安排得是否合理,责任就完全是孩子的了。

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案例中的张弛做了预案,为什么还是迟到了呢?显然是安排得不科学。

方法1:弹性安排孩子作息时间

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要讲究弹性,不可过于死板,比如:要规定晚10点上床睡觉,就不如规定晚上10:00-10:30上床,这样孩子上床的时候就会比较从容。早晨起床也要有弹性,留出5分钟的富余时间。到校的时间也要有弹性,留出提前量来,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按规定时间提前几分钟到,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保证准时到校不迟到。计划有一些弹性,孩子可以在计划之内完成任务,他就会觉得计划和安排并不可怕,感觉计划给自己带来的是便利,于是就会乐于遵守。如果计划订得准时准点,执行起来遇到一点儿小问题都会有麻烦,孩子屡屡不能按计划完成,就会觉得计划是多余的,有不如没有。有些事情大概齐就可以,不用列计划,这样孩子才不会讨厌“计划”。

注意事项

计划的弹性需要根据孩子的动作快慢而定,动作快的孩子,弹性时间可以少一点儿,动作慢的孩子,弹性时间可以多一点儿,要以保证不迟到为目的。由于第二天起床时间不可推后,睡眠时间少了,就提醒孩子课间的时候休息一会儿,或者中午的时侯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总之要有张有弛,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和孩子在定计划的时候注意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学习时间过长,超过孩子的生理极限,就如同“小马拉大车”,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疲惫,学习积极性降低,想集中精力都困难,早晨更不愿意起床,迟到就会常发生了。

当孩子心情不好、身体生病的时候,睡眠是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有时候宁可不让孩子写作业,也要先保证孩子的睡眠,保证孩子去学校上课。如果孩子本身身体不舒服,再迟到,心情就会更加糟糕。

方法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怎样才能让孩子作息时间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呢?我们建议要把握住以下这几点:

1.抓大放小。通常,孩子的起居生活总是有基本规律的,比如:起床、早餐、上学、放学、晚餐、家庭学习、就寝等,这就是所谓的“大”。“大”一定要好好抓,这样制订出的作息时间表才具有主干,主干好,流程畅,规则才具备良好的原则性。至于“小”,可以是:起床了该做什么,回家了该如何忙功课等一些具体的环节,这些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虽言“放小”,其实是要讲究让“小”依于“大”,让“小”来体现规则的个体化、灵活性。这个“小”,一定要安排得合情合理,既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又尽显父母的亲情体贴。“放”不是不管,是指适度放松以求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变则通。孩子在成长,一年一个台阶,作息规则以及时间安排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呢?家长宜根据孩子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成长进步的情况、执行能力的情况等因素,对既有规则做适时、适度的调整,让孩子看见自己遵章守法、立规成习之后的进步,使他乐于更新、丰富自己的作息安排,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自觉意识把握自己。

3.强制性。才说罢“变”的好处,为什么又说“强制性”?须知,既是规则,在未做适时、适度的调整之前就必须严格执行,千万不要轻易打折扣。规则若失去了约束力,有不如无。许多家庭本来有作息规则、时间安排,为什么仍然该晚睡晚睡,该晚起照样晚起,拖拉、迟到依然无法杜绝呢?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执行规则缺乏强制性,总容易在家长的“恻隐之心”等因素的干扰下,发生迁就孩子的现象,从而破坏孩子自觉遵章守法、立规成习的意识。希望家长都能认真教导孩子严格遵守订好的规则,在执行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进步,限制其退却。

在这里,我们为家长提供一份作息与学习计划表,请感兴趣的家长参考。

未标题-13.jpg

方法3:改变不合理的作息习惯

社会飞速发展,生活丰富多彩……于是,很多年轻的妈妈爸爸习惯了夜生活。孩子跟着这样的爸爸妈妈生活,自然作息时间不会合理,并且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了。

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作息时间就不合理,家长要从现在开始调整。一般一年级的孩子晚上睡觉时间最好在20 :00-21:00之间,最少要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如果孩子睡觉很晚,家长可以采取每天提前睡觉20分钟的方法,在1-2周内,把睡觉时间提前到正常水平。

孩子自制能力不足,要改变他们的作息时间,最初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如果也耐心不足,或者自己还像贪玩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或顾不上约束孩子,孩子就会在白天学习的时候精力不够,很多孩子面黄肌瘦、发育迟缓就是这个原因。

注意事顶

有晚睡习惯的孩子,会在周末时要求晚睡,请家长不要轻易答应,因为这样会把前5天刚刚调整好的生理时钟打乱,下周再重新调整,会更加难受。这样的反复也会引起孩子易发脾气、情绪波动等问题。所以,周末最好也要求孩子准时睡觉。

延伸阅读:

按时休息 轻松学习

孩子娇生惯养 上学老迟到怪谁?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